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亮点抢先看!随州博物馆广场“焕”新颜

长江云新闻  2025-07-28 23:17:45
分享到:

近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随州国投集团获悉,随州博物馆广场改造项目将于7月底完成全部施工并拆除围挡。这座浸润着深厚历史底蕴的文化广场,即将成为随州市民休闲游憩、游客打卡驻足的全新文化地标,为随州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再添一抹亮色。

国家一级博物馆:青铜王国的文明殿堂

随州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坐落于擂鼓墩大道中段,与闻名遐迩的擂鼓墩古墓群毗邻而居,是展示随州“炎帝故里、编钟之乡”文化魅力的核心窗口。

作为承载随州历史文化记忆的重要载体,随州博物馆馆藏文物极为丰富,总数达10万余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就有318 件,在全国地市级博物馆中名列前茅。馆内最引人注目的当属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包括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曾侯乙编钟、工艺精湛的曾侯乙尊盘、造型独特的鹿角立鹤等国宝级文物。这些文物不仅见证了战国时期曾国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技艺,更完整呈现了先秦时期礼乐文明的辉煌成就。

值得一提的是,随州博物馆常年举办编钟乐舞表演,专业演奏家们身着古服饰,手持钟槌,敲击曾侯乙编钟复制品,奏响《楚商》《梅花三弄》等经典曲目,让观众在悠扬乐声中穿越时空,感受两千多年前的礼乐风华。这项特色文化体验已成为随州文旅的“金名片”,每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聆听“千古绝响”。

青铜文化浸润 广场变身文化体验场

据悉,此次改造的随州博物馆广场,以“活化青铜文明,连接古今对话”为设计理念,将博物馆的文化基因深度融入每一处细节。

在擂鼓墩大道一侧的广场入口,青铜绿色的“四龙曾徽”主标识格外醒目,这一源自曾侯乙墓青铜器的标志性纹样,与博物馆“青铜王国”的展陈主题相得益彰。广场中心区域,通过不同颜色的石材铺装巧妙书写出“桐柏山”“大洪山”“随州”“枣阳”等地理名称,搭配灯带勾勒的“随枣走廊”线条,既展现了随州的地理人文格局,又为夜间景观增添了层次感。区域内设置的互动喷泉,让市民在亲水嬉戏中感受文化的灵动。

广场南北两侧的台地景观堪称“行走的青铜艺术”。设计方依据曾侯乙尊盘上的蟠螭纹,打造出纵横交错的迷宫路线,市民漫步其间,既能体验探索的乐趣,又能近距离感受古代纹饰的玲珑剔透与韵律美感。迷宫林下设置的休闲座椅,让休憩时光也浸润在文化氛围中。此外,台地景观的台阶、导视牌、草坪灯、垃圾桶等设施,均装饰有取自曾侯乙编钟横梁纹样的创意图案,使青铜文化元素无处不在。

月底全新亮相 文旅功能再升级

作为白云湖夜游文化旅游项目的重要一环,改造后的博物馆广场将进一步完善炎帝故里文化旅游区的服务功能,为游客提供从文物观赏到文化体验的沉浸式文旅体验。届时,游客可在博物馆内欣赏曾侯乙编钟的千年神韵,在广场上感受青铜纹样的艺术魅力,夜晚再漫步白云湖畔,全方位领略随州的历史文化与现代活力。

随州博物馆广场的焕新登场,不仅是城市公共空间的品质提升,更是历史文化在当代生活中的生动延续,让青铜文明真正走进市民生活,成为随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鲜活注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燃 随州日报)

责任编辑 石璐茜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