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屋檐下解民忧 以“绣花功夫”做好群众工作
打通基层“软点”“难点”“痛点”,是学习教育在基层落地见效的关键所在。关红翔以“钉钉子精神”“啃硬骨”攻“难点”,以“绣花功夫”做好群众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意识,他成了社区居民口中的“侄儿子、小伙子”。
作为驻村帮扶的“外地人”,关红翔把社区当学习教育课堂,把居民的需求放在心坎上。对于社区里的的老人,他格外关注。由于儿女在外工作,57岁的吴春兰独自在家照顾中风的老伴,老伴行动不便,很想出门散心,可房子只有楼梯,下楼是个天大的难题。近期,这栋已有40多年的旧楼被当地政府纳入拆危改造的范围,但老人十分恋旧。
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社区居民 吴春兰:开始不愿意搬觉得离城区有点远,我们这个地段也算是中心地带,还是有点舍不得,在这里住了二三十年了。
这栋楼里居住的16户、三十多人,其中一半都是中老年人,有类似想法的人不在少数。了解吴春兰的想法后,关红翔一次次上门拉家常,设身处地算安全账,耐心劝说她早日搬到有电梯的安置房。
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社区居民 吴春兰:你像小关天天加班加点,晚上到处串门做工作,真不容易。我们都还是看在眼里的,都晓得。
关红翔的真诚打动了吴春兰,她同意搬迁。考虑到吴春兰老伴中风时刻都需要人看护,关红翔主动承担起帮老人盯装修进度的责任。
恩施州鹤峰县纪委监委驻白鹤井社区工作队队长 关红翔:因为吴阿姨他们家情况比较特殊,子女都在外面上班,平时他们也把我当成他们侄儿子这样看,我也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我觉得有时候这些跑跑腿啊,做一些小事情,我也心甘情愿。
在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探索工作中,关红翔还充分利用自身工作经验和部门优势,调动各方资源,以志愿服务为抓手,持续优化网格包联机制,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组织参与“守护候鸟飞”、关爱老年群体、关心新就业群体等各类志愿服务100余场次。
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白鹤井社区党委书记 陈卫:(驻社区工作队)对辖区内的情况摸得清,底数明在政策落实方面。如民生保障,环境整治等工作中主动作为,切实解决老百姓所期待的一些民生实事。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亚敏 肖璇
巴东台 建始台 鹤峰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