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长阳遭遇罕见山洪 干群合力昼夜抢修“生命线”
7月20日至23日,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遭遇强降雨天气,最大累计雨量达294.8毫米,11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其中,长阳都镇湾镇响石溪流域遭遇历史罕见山洪,朱栗山村、响石村、城伍河村一度断路断电断网。经过持续抢险救援,7月27日中午,三个村对外应急通道贯通,用水、用电和通讯基本恢复。目前,防汛救灾工作仍在紧张进行中。
都镇湾镇,位于长阳与五峰两县交界处,作为连接朱栗山村、响石村、城伍河村三个村庄的重要通道,327县道庄菖线六成路段临水临崖,此次灾害中,因暴雨冲刷导致路基掏空,路面大面积损毁,三个村庄交通完全中断,大型救援设备和施工机械均无法进入灾区。
“没有路了,脚都站不稳,我们就攀附路边的树枝,树藤慢慢摸索着过去。”都镇湾镇人大副主席李乔告诉记者,为及时掌握灾情,县防汛指挥部火速组织党员先锋队徒步进村,开展抢险救灾。
转移安置的同时,县防汛指挥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调集精干力量,投入6支228人的抢修队伍,35台挖机,4台装载机,6辆翻斗车,其他小型设备100余套,从长阳朱栗山至城五河、五峰菖蒲溪至城五河两个方向,同步推进庄菖线抢通作业。“采用先两头突破,中间强攻,后续巩固的方式组织施工。”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中心主任刘志强说道。
面对灾情,当地党员干部积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带领受灾群众自发投入抢险工作。他们手持铁锹、扫帚等简易工具,清理道路塌方碎石,争分夺秒修筑临时便道,同时,对受损桥梁进行维护加固,全力协助专业队伍加快道路抢通进度。
“除了必须用机械设备完成的工程量外,所有能够自救的,我们都是每个村安排专门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在一线和老百姓一起研究方案,一起扛起锄头、拿起撮箕、除淤泥、砌坎子,迅速开展自救。”李乔说。
“自己修一条摩托车道出来了,家家户户有年轻人的,有摩托车的,就可以骑摩托车帮忙买东西。”城五河村村民吕琴说道。
经过昼夜不停、人机轮换的连续抢修,截至27日中午,受灾的三个村庄应急便道已全线贯通,水、电和通讯基本恢复,为大型救援车辆和救灾物资的运输提供了保障。
(长江云新闻记者 郑莉莉 张琼 长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