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31省份“半年报”出炉,走在前列又增速最猛的是它!

长江云新闻  2025-07-28 17:28:35
分享到:

随着7月26日海南省发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数据,31省份2025年经济“半年报”已全部出炉。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江苏、山东、浙江、四川、河南、湖北、福建、上海、湖南位列前十;有13个省份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

从经济增速看,西藏以7.2%领跑全国;甘肃以6.3%位居第二;湖北位居第三,增速为6.2%。值得注意的是,在排名前十的省份中,湖北经济增速最高。

在梳理这份“成绩单”时,长江云新闻记者发现,中部地区出现了一些新动向。

上半年,河南GDP达31683.80亿元,同比增长5.7%、高于全国0.4个百分点,经济总量仍是“中部第一”。而紧随其后的湖北强势发力,上半年不仅GDP跑出了6.2%的超高增速,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GDP总量与河南差距进一步缩小。

对比这两年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河南、湖北两者差距为5066.78亿元,2024年上半年差距为3884.99亿元,今年上半年大幅缩小至2041.19亿元。

短短两年时间,差距直接减半,湖北经济增长势头之猛可见一斑!而这股“猛”劲,正源自其区位、投资、创新、消费等多个维度的协同发力与深度融合。

01

湖北的发展优势,首先来自区位优势的迭代升级。过去“九省通衢”多指代陆路交通;如今的湖北,是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战略的交汇点。

数据能直观展现湖北交通枢纽的实力。去年武汉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达238.1万标箱,凸显了湖北在长江航运中的重要地位。中欧班列(武汉)辐射40国,为湖北融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米字形”高铁网提升物流效率,打破内陆物流瓶颈,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而投运3周年的鄂州花湖国际机场则依托“九省通衢”地理优势和多式联运立体交通体系,吸引长三角、珠三角大量货物中转,目前国内货运航线网络覆盖所有省级行政区,航线总数59条,位居全国首位,进一步彰显了湖北在交通物流领域的强大实力。

鄂州花湖国际机场

同时,湖北自身还有“不临海却通江海”的区位特点,既能承接沿海产业链转移,又能辐射中西部市场,成为其产业布局的重要节点。

02

区位优势托底,湖北在投资领域大放异彩。

上半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交出了一份亮眼成绩单——增速达6.5%,且较1— 5月又提升了0.3个百分点。持续上扬的投资曲线背后,蕴藏着怎样的发展动能?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

梳理一些项目案例,答案逐渐清晰。总投资300亿元的宜昌邦普新能源电池产业园项目,其推进速度堪称“神速”:从签约到开工仅用52天,从开工到试产也不过296天。再看小米智能家电工厂项目,去年11月破土动工,今年4月15日便实现封顶,比原计划足足提前了2个多月,无疑是湖北投资项目高效推进的又一有力例证。

值得关注的是,在2025年湖北省级重点项目清单里,产业项目数量首次超越重大基础设施项目。这一变化绝非偶然,而是湖北聚焦支点建设、实施能级跨越战略的生动实践。今年新春第一会,湖北便将目光瞄准加快投资扩量提质,推动产业升级与转型。产业项目的“崛起”,正是这一战略导向下结出的丰硕成果,也为湖北投资持续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03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湖北深谙此道。上半年,湖北的创新可以用“惊艳”来形容:从新春第一会集中亮相的十款机器人,到全国最大的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落户武汉;从东湖实验室的磁悬浮列车跑出650公里时速,到三款世界级、标志性工业母机发布……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的底层逻辑,正是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

“湖北造”人形机器人

产业实力的逐步突破是关键,在光电子信息领域,湖北“光芯屏端网”产业规模达到万亿级,武汉“光谷”的光纤光缆产量占全球25%,激光设备市场占有率连续12年全国第一,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形成了与沿海地区差异化发展的格局。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湖北构建起“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整车制造—后市场服务”的全链条体系,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50万辆,占汽车总产量的36.5%,较2023年提升近15个百分点。上半年,东风自主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长明显,出口量同比增长229%,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这些产业突破的背后,是湖北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动能的支撑作用。上半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4%,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27.5%。全省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取得一定进展,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新动力。

04

消费天生和城市相关联,消费越丰富,越能展现城市之活力。

今年以来,湖北在宏观调控上精准发力,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的政策组合拳持续显效——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9%,高于全国(增长)5.0%的水平1.9个百分点。

“以新需求牵引新供给、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这绝非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湖北在消费市场探索出的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半年时间里,超过2200场的特色活动在荆楚大地轮番上演。

今年1月1日,湖北在全国率先推出以旧换新政策,短短半年时间,全省17.3万辆汽车、3000多万台家电通过以旧换新的方式更新换代,直接拉动消费687.6亿元。

WS江豚会员店

消费市场的繁荣,吸引了众多商业巨头。第二家京东Mall、第四家山姆纷纷落户湖北,美的、TCL等家电巨头也持续加大在鄂投资力度。即将于7月29日开业的武商集团旗下首家会员商店“WS江豚会员店”,更是拉开了其进军会员制零售赛道的序幕,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消费选择。

湖北的“猛追”之势,既是地理区位与战略机遇的化学反应,更是刀刃向内改革创新的生动答卷。从交通枢纽的“硬联通”到创新驱动的“软实力”,从重大项目“加速度”到消费市场“新热度”,“猛追”的湖北正以破竹之势,书写新时代的“荆”彩篇章。

编审:康耀方 邓国辉 李桓

记者:邹敏

美编:梁意 王思思

责任编辑 邹敏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