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黄石上半年经济“成绩单”出炉 全市GDP增长6.6%

长江云新闻  2025-07-28 15:34:37
分享到:

记者从7月26日召开的黄石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暨县(市、区)党委书记座谈会上获悉,黄石市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情况进行了通报:全市上下聚焦加快建成武汉都市圈重要增长极、服务推动全省支点建设,认真落实“攻坚突破年”要求,全力以赴稳增长、强科技、壮产业、防风险、惠民生,特别是4月份以来,各地各部门加压奋进、攻坚克难,全市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态势较好。

上半年,黄石经济运行呈现四大特点:稳增长发展态势持续巩固、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扩内需活力潜力不断激发、就业和民生保障总体有力。

稳增长发展态势持续巩固,从四个方面可窥一斑。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中求进。上半年,黄石市GDP增长6.6%,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4.2%,居全省第4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7亿元、增长13.2%,总量和增速分别位居全省第5位、第4位;外贸进出口总额372.3亿元、居全省第2位;商品房销售面积、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增长5.5%、0.9%,是全省唯一“双回正”地级市。二是重大工业项目加快发力。诺德新材料、长城汽车等88个重大工业增长点已投产81个、达效36个,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2.4%、居全省第2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3%。三是对上“三争”实现新突破。上半年,全市争取省级以上政策136项,纳入国家、省项目“笼子”49项,争取各类资金188.4亿元,其中获批中央资金24.33亿元、同比增长67%。四是市场主体规模稳步扩大。上半年,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2.6万户,市场主体总数达37.6万户,同比增长4.2%。新增“四上”企业194家,总数达2977家。

新质生产力加速培育壮大,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科技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上半年,黄石市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2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8家、总数达273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居全省第2位。二是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深入。“百企技改工程”深入实施,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增长16.7%,居全省第6位;新兴产业扩量倍增,光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分别同比增长15.5%、24.9%;氢能未来产业先导区作为全省唯一,纳入省级培育名单。三是绿色低碳发展扎实推进。上半年,黄石市新增弘盛铜业等国家级绿色工厂5家、总量达23家,新能源发电量同比增长46%,综合能源消费量、产值单耗分别同比下降0.1%、8.6%。四是数字赋能更加广泛。成功获批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大冶湖高新区、阳新城北工业园区入选工信部万兆园区试点。

扩内需活力潜力不断激发。一是投资项目扩量提质。上半年,黄石市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06个、总投资1317.4亿元,集中开工项目414个、总投资2143亿元,初步谋划2970个、总投资3.4万亿元的“十五五”项目库。二是消费市场保持活跃。黄石市发放“以旧换新”各类补贴和消费券3.2亿元,直接带动消费14.2亿元,举办文旅体商活动54场,拉动消费13.2亿元。上半年,黄石市重点景区综合旅游收入21.4亿元,同比增长23%。三是要素保障落实到位。上半年,黄石市贷款余额2777.6亿元、同比增长10.8%,居全省市州第5位;报批用地7500亩、林地2890亩,保障了94个重点项目落地;港口货物吞吐量5855万吨、同比增长27.4%。

就业和民生保障总体有力。一是就业收入形势稳定。上半年,黄石市城镇累计新增就业3.93万人,新增返乡来黄就业创业1.28万人、高校毕业生来黄就业创业1.31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7%、5.7%。二是民生实事加快推进。省级民生实事涉及我市80项任务全部开工,1442个子项完工率达55%,17项实事已提前完成年度目标。市级民生实事48个分项已全部开工,2701个子项完工率达51.4%。三是居民生活有效保障。上半年,黄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下降0.3个百分点。发放城乡低保、特困金等2.88亿元,发挥了兜牢民生底线作用。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韦贤帅 通讯员 肖琼)

责任编辑 严泉泉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