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孝昌:央企助农“金钥匙” 解锁孝昌共富门
仲夏的孝昌,桃香四溢。孝感市孝昌县丰山镇丰胜村的孝丰田源基地里,金灿灿的油蟠桃压弯枝头,工人们在现代化遮雨棚下忙碌采摘。“多亏了中国物流集团支持的250万元,水肥一体化和遮雨棚让桃子扛过了灾害天气,品质好,价格高!”负责人魏恒的感慨,道出了8.6万亩孝昌桃园丰收背后的“硬核”支撑。
自定点帮扶孝昌以来,中国物流集团将“央企所能”精准对接“孝昌所需”,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持续为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注入“造血”动能,聚焦桃、茶两大特色产业,派驻精兵强将,创新帮扶模式,一场跨越千里的“双向奔赴”,在澴川大地上催生出“帮扶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振兴一域乡村”的喜人画卷。
“智慧大脑”强筋骨:传统农业焕发新机
在孝昌红菱果业的智慧农业监控中心,大屏上实时跳动着桃园的温度、湿度、虫情、墒情等数据。“客户能‘云种桃’,全程看得见!”负责人杨杜斯自豪地说。这套由中国物流集团援建的“智慧大脑”,今年助他4天售罄20万斤红肉桃,40万斤锦绣黄桃也被预订一空。
几年前,快速扩张的850亩桃园遭遇滞销困境。智慧化升级需投入200多万元,杨杜斯有心无力。2023年底,中国物流集团驻丰山镇党委副书记、驻丰胜村第一书记冯立新走访中得知这一需求,迅速指导其申报集团帮扶项目:110万元资金到位,850亩桃园装上了“千里眼”(摄像头)、“智慧脑”(传感器)和滴灌系统。手机一扫,桃子长势尽在掌握。去年系统投用后,线上线下订单火爆,180万斤桃子销售一空。
这只是缩影。中国物流集团精准滴灌产业龙头:200万元助力“七仙红”桃品牌推广与“科技小院”建设;250万元支持孝丰田源发展设施农业、改良土壤……累计撬动20余家桃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引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如今,“七仙红桃”品牌价值跃升至3.28亿元,跻身全国果品自主品牌百强第29位,丰山镇更是荣膺2024年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茶产业同样受益。520万元帮扶资金注入“孝韵茶谷”,撬动双毫雨露、梦里花园、尖峰、孝孟红等省级龙头企业建设生态茶园4300余亩,推广绿色种植,助力“楚天凤凰山茶”等品牌香飘山外,成为农民增收的“金叶子”。
“中国物流投入真金白银与硬核技术,为孝昌农业龙头强筋壮骨,孝昌桃茶产业链条不断延伸、韧性持续增强。”孝昌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由衷感叹。
“立体路网”通血脉:山坳土货飞向全国
“有中国物流集团撑腰,产品根本不愁销!”孝昌县静亿农产品种植有限公司负责人李静底气十足。过去,因产量大、销路窄,丰山血桃常陷滞销困局。2022年6月,中国物流集团紧急发动全系统采购,不仅帮助李静销空自家桃,而且带动周边农户售出10余万斤。
自此,李静搭上央企快车:参与国务院国资委消费帮扶,进驻央企帮扶平台,接受电商培训。线上线下发力,年销孝昌农产品200万元。“孝昌优品曾困‘深闺’,我们全力为其拓宽销路。”冯立新介绍,2021年以来,集团直接采购孝昌农产品1426.4万元,帮助销售6302.12万元,并组织孝昌企业亮相各类展会,织密销售网络。
打通“最初一公里”同样关键。小河镇河东新村的李江初老人,清晨拖着80斤玉皇李,轻松登上开往县城的新能源公交车。“县城5元一斤不愁卖!”而在过去,进城不便,果农在镇、村扎堆摆摊,4元一斤也难销。
变化源于中国物流集团700万元支持的全域公交及农村物流体系项目——捐赠12辆客货邮公交车,建成覆盖县、乡、村的三级物流网络。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与进城“最后一公里”彻底畅通,“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成为现实。
从枝头到舌尖,从深山到都市,由中国物流集团编织的立体高效销售网,正助力孝昌山货香飘全国。
“联农密钥”固根本:共享发展叩开共富门
傍晚的周巷镇荣华村茶园,村民李军桥挥锄除草。“一天130元,加上土地入股分红,年收入3万多!”这份家门口的稳定收入,让他很满意。
秘诀在于中国物流集团联合镇政府探索的“622”利益联结模式:农户以土地入股,梦里花园联合社负责经营销售,收益按联合社60%、村集体20%、农户20%分配,且农户享有每亩200元保底收入,506户村民因此受益。
“菜单”更丰富:受助茶企优先聘用流转土地农户,鲜叶采摘费每斤加5元,收购价每斤加10元。脱贫户潘国仙凭此政策,年增收三四万元。在中国物流集团引导下,4家龙头茶企已与9个村共建新茶园3000多亩,解决600余人就近就业。
桃产业帮扶同样紧扣“联农带农”。中国物流集团创新倡导,帮扶资金转为村集体股金注入市场主体,市场主体每年按资金总额5%给村集体分红。丰胜村每年因此获得孝丰田源12.5万元分红,“为村民办事的腰杆子更硬了!”村支书聂福林说。
据统计,自帮扶孝昌以来,中国物流集团精准扶持5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万余人在产业链上增收,其中涉及脱贫户3500余户。这把精心铸造的联农带农“金钥匙”,正为孝昌百姓稳稳叩开共同富裕的“幸福门”。
一根央企帮扶的“金扁担”,一头挑起产业兴旺的“致富果”,一头挑起万千农户的“幸福梦”。孝昌的蝶变证明:当央企的视野、资源与担当,深深扎根于乡村沃土,与地方内生动力同频共振,定能书写出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壮丽篇章。这场持续多年的“双向奔赴”,仍在澴水河畔续写新的精彩。
来源:湖北日报
作者:方桐 唐建锋 高玉峰
一审:王倩
二审:陈园
三审:李文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