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恩施巴东:院坝“瘦身”路变宽 乡村振兴展新颜
路通民心畅,乡村振兴忙。在巴东县溪丘湾乡,党员干部与村民携手,以院坝“瘦身”换道路“扩容”,曾经影响4000多名村民出行的路段终于改造成功。路宽了,更多惊喜正在发生。我们一起去一探究竟。
在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至峡门口乡村公路的整修现场,工人们正忙着为排水渠浇筑混凝土。面对加宽的道路,一旁的村民笑得合不拢嘴。
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5组村民 宋秀城:这质量的确搞得扎实,都是用的2CM的螺纹钢,10来吨的载重车辆也不会对路面造成伤害。
早些年,这条仅3.1公里长的路段,承载着营盘、大土坪两个村的柑橘、茶叶等农副产品出山和4000多村民出行重任。但河堤内民居密集,4米宽的坑洼村道常年拥堵。因狭窄破损,当地村民不仅出行难,致富更难。
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5组村民 宋秀城:恼火得很,平日里就堵车,尤其是摘柑橘、采茶叶的时候更堵车,绕道又增加运输成本。院坝连着公路,公路连着河堤,根本没有多余的空地。
村民出行难、农产品运输难,制约了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今年初,溪丘湾乡借助平阳河流域环境综合治理工程的机遇,投资1200万元建设平阳坝产业附属项目,道路改造就是其中的一道“必答题”。专项资金中,有300多万元用于营盘至峡门口路段改造升级。然而,房前是河堤,房后是农田,扩宽路面只有让100多户村民腾出院坝空间,大家会愿意吗?
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5组村民 宋秀城:心里确实有点舍不得,毕竟这是自家生活多年的地方。
面对院坝占用面积不一、花坛拆除等问题,工作专班一对一走村入户,与100多户村民面对面心交心。为弥补院坝变窄影响,专班与村民商议,之后会修建3个共1500平米的“微广场”。后顾之忧解决了,大伙也放心了,最终方案定为挖切村民院坝86户、拆除杂棚子6户、115平方米,开工后,不少村民们都自愿帮忙,主动拆除花坛杂棚。
巴东县溪丘湾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杨祖奎:我们就从拉家常开始,倾听他们的诉求、建议,把政策讲透,把规划说明白。像拆除杂棚、花坛这些事,涉及到村民的切身利益,我们必须换位思考,帮他们解决后顾之忧。
为保障工程质量,溪丘湾乡党委聚焦干部素质提升,精心挑选了三名年轻党员干部,由一名副乡长带队,组成工作专班负责协调施工。每一处施工现场,工作专班都到场协调,坐镇指挥。面对施工与交通通行矛盾,工作专班和村“两委”成员当起了交通“指挥员”,每天至少有两名干部蹲守在施工现场,现场化解矛盾纠纷。
巴东县溪丘湾乡平阳坝产业道路建设协调专班成员 穆世佳:那次差点被砸,说实话当时有点后怕,但想到村民们都这么积极配合,我们更不能退缩。只要路能顺利修通,这些辛苦都是值得的。
巴东县溪丘湾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杨祖奎:我们吃苦受累,就是为了让村民少吃苦、少受累,解决好老百姓的所期所盼,就是我们干部的所作所为。
经过两个多月的施工,道路雏形初现。此前承诺的“微广场”也在建设当中,同时,溪丘湾乡党委政府通过奖补方式,实施特色民居改造,“微花坛”、安全墩也被逐个列入美丽乡村的计划中。
巴东县溪丘湾乡营盘村6组村民 郑克清:路宽了,大车能直接开到家门口收果子,我们发展产业也更有信心了。在农闲的时候,还有聚在‘微广场’跳跳广场舞、聊聊天,真的很开心。
巴东县溪丘湾乡人民政府副乡长 杨祖奎:我们以村民的需求为导向,把解决村民所期盼的道路提升、环境改善、产业发展,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努力实现乡村美、产业强、村民富的美好愿景。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莫愁 巴东台 黄华 阙晋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