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上海发放全国首批运营牌照!无人驾驶出租车向公众开放!定价如何?

上观新闻  2025-07-28 09:21:51
分享到:

7月26日

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模数引领智行未来”

ai赋能自动驾驶创新发展论坛上

全国首批

“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

在现场正式发放

论坛现场,百度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大众交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赛可出行科技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强生出租汽车有限公司、赛可智能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小马易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锦江出租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友道智途科技有限公司成为首批获准企业。

有业内知情人士介绍,本次示范运营意味着可以收费,并且是基于法规的主驾无人。之前一个阶段是示范应用,可以载人但不能收费。原来嘉定的示范运营是车上有安全员,这一次实际是主驾无人,即车上没有安全员的示范运营。对于定价,该人士认为,“一般低于巡游出租车,但不会低于网约车的快车。”

从此前的自动驾驶测试示范应用牌照到此次示范运营牌照,意味着向商业化运营又迈进了一步。与之相匹配的,上海的自动驾驶开放道路也在不断开拓,根据论坛发布的《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到2027年,开放道路将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

去年,百度旗下的无人驾驶出租车“萝卜快跑”,一度成为网友热议焦点。其官网显示,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武汉、成都、长沙、合肥、阳泉、乌镇等11个城市开放示范运营。

在各大社交平台

不少网友都晒出了

自己体验无人驾驶出租车的视频

乘客上车后需要确认目的地点

并进行身份验证

在乘车过程中

系统还会提醒乘客

全程系好安全带

整个过程科技感满满

还有网友直呼太便宜

“7公里花了3块钱”

传统出租车企业和科技企业合作

值得注意的是,受牌企业中载客智能出行服务采用传统出租车企业和科技企业合作的模式,例如大众交通携手百度智行。大众交通集团市场部总经理葛磊表示,这种全国唯一的模式是上海非常好的探索和尝试,兼顾了技术和运营规范之间的关系。他说:“人不是货物,出行的服务并不是简简单单把一个人从a地运到b地,中间还有很多跟服务相关的内容,这是传统出行企业的优势所在。”

总有人认为自动驾驶的发展会构成对传统出租车的又一次冲击,大众交通早在2021年就和百度智行一同探索智能出行未来。面对未来出行必然的转型道路,葛磊相信传统出租车企业的运营经验能够避免很多探索的成本,为更多具体的服务细节和场景提前做好准备。出租车企业的平台、场站、维修、运营等方面的优势仍会延续,自动驾驶也会创造更多需要“人”参与的场景和岗位,大众愿意与百度这样的科技企业共同探索出行行业的智慧转型。

强生交通方面介绍,在2024年8月,其成立智能网联专项研究团队布局智能网联领域。此外,强生交通主动与赛可智能等企业洽谈合作,借助各方技术与资源优势,参与最新一代智能网联车辆的道路测试、示范应用、示范运营等全过程,同步推进商业运营模式落地和成本营收测算工作。

将在浦东开放道路区域运营

上海这一批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牌照的发放,让人们愈发感到未来出行触手可及。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大会场馆周边约30公里路网内,也为公众提供了自动驾驶体验区,人们可以预约上汽智己、萝卜快跑、小马智行等自动驾驶车辆进行体验。

近期,受牌企业的运营车辆也将在浦东开放道路区域开始运营。

小马智行将联合上海锦江集团旗下锦江出租,以浦东金桥和花木核心区域为起点,逐步向公众开放自动驾驶出行服务。乘客在运营范围内,通过“小马智行”app或同名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即可一键呼叫robotaxi。

强生交通投入的智能网联车辆。

强生交通也介绍,市民可在上海临港等特定区域,通过强生致行62580app或致行智联小程序,实时呼叫智能网联车辆。

一批里程碑政策出台

这次发放的运营证覆盖智能出租与智能货运两大业态,共四款车型,依托前期数百万公里运营里程和海量实证数据,展现出强劲的工程化基础。为确保运营安全,申请企业须配备经过培训考核合格的安全员,保障“主驾无人”试点有序推进。此外,申报流程通过“一网通办”平台进一步优化,实现“只跑一次、一次办成”,营造更优营商环境。

友道智途是一家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应用的科创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港口、物流园区、干线物流等场景提供智能重卡及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在活动现场,ceo王瑞告诉记者“从测试牌照到示范应用,再到示范运营,每张牌照的取得都是公司发展的一大步,未来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近在眼前,将使得重卡运营成本降低三成以上。”

除此之外,上海自动驾驶发展也有了远景蓝图。论坛现场,上海市经信委、市交通委、市公安局交管总队还发布了《上海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模速智行”行动计划》。该计划明确提出到2027年,实现l4级自动驾驶载客突破600万人次、载货超过80万teu,开放道路超5000公里,覆盖区域达2000平方公里;l2/l3功能新车占比超90%,l4实现量产。通过数据平台、训练基地、关键技术、制度政策多维协同,加快打造全球领先的高级别自动驾驶引领区。

在同济大学城市风险管理研究院副院长、交通管理学院教授涂辉招看来,此次系列政策的发布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次政策发布将许多宏观政策落得很细、很实。对于智能驾驶企业来说,今天终于实现了商业闭环的第一步。有了商业运营的实现,后面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才成为可能。”涂辉招认为,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将推动城市交通系统迎来范式变革。由于交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系统,未来还应继续加强相关政策、法规的研究、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更大范围试点的落地。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