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丨理旧事 办新证 南漳盘活5万平方米“问题厂房”
“有证了,赶紧办理抵押贷款手续,扩建厂房,上生产线。”6月5日,接过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李晓飞送上门来的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湖北绿水动物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水药业”)总经理熊全喜急不可耐地布置工作。
这一个红本本儿,他苦苦等了14年。
2011年,绿水药业通过招商引资落户南漳县,在取得工业用地和施工许可后,开始建设厂房。
谁知到了2014年,因郑万高铁规划线路要途经厂区,绿水药业需要调整规划“让路”高铁。彼时,厂房已开建,一旦停工,损失巨大,熊全喜决定边建边等。
郑万高铁规划设计复杂,绿水药业厂区规划也跟着几易其稿,用地边界直至2020年才确定,而厂房早在2016年已建成投产。实际建设与规划许可不符,厂房无法通过工程竣工验收和消防安全验收,也就无法办理不动产权登记。
“这么多年,因没有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无法抵押贷款,几次想扩产提能都未能如愿。”熊全喜担心,问题越拖越久,解决越来越难。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以来,南漳县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主动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针对企业、群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解决。
“在全县范围内,和绿水药业一样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厂房共计5万平方米,制约企业发展。”南漳县纪委监委派出第三纪检监察组负责人杨飞说。
先从绿水药业破题。南漳县纪委监委将该问题纳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清单”重点督办,组织南漳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住建局等部门逐条逐项制定解决办法——
实际建设与规划不符,该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组织专班对厂房现状进行补充核实;
没有质量监督报告,由企业聘请第三方对厂房结构安全进行鉴定;
项目资料没有上网,无法进行线上验收,县住建局牵头组织开展线下质量验收和消防验收;
不动产登记中心组织专班进驻企业,集中受理材料、并联审核……
随着一个个堵点被打通,历时80余天,熊全喜领到了不动产权登记证书。
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南漳县以此为契机修订《历史遗留问题不动产登记操作指南》,明确“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服务标准。
2021年12月,湖北硅步实业有限公司法拍竞得一处厂房,将其中一栋烂尾冷库改造成生产车间,因实际用途与前期规划不符,且前期资料遗失缺失,导致无法办理不动产权登记。
6月24日,南漳县发改、住建等部门精准攻坚,8900平方米的“问题厂房”有了“身份证”,企业将厂房抵押贷款800余万元用于生产线技改提能。
截至目前,南漳县5万平方米的“问题厂房”已全部盘活,3家企业领取不动产权登记证书,打开了制约企业发展脚步的枷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