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科技金融赋能 “贷”动科技型企业新活力
今年以来,襄阳市以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为突破口,用好用足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成果,护航科技型企业“轻装上阵”,1-6月,襄阳市共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超28亿元。
一面,是从“织造”向“智造”跃升的迫切需求,另一面,是流动性资金不足的结构性“贫血”。前段时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金恒昌纺织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湖北金恒昌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蔡莉娟:去年的时候,我们新建3万平方米厂房,设备投资了5万锭纺纱和330台喷气织机,流动资金受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房产证也没有办理下来,没有抵押贷。
今年年初,襄阳市着力构建“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的科技金融融资模式,设立信用贷款补偿资金池,全力推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湖北金恒昌纺织获授A类企业资质,很快,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交通银行襄阳分行副行长 周振拓:我们也充分运用“301”线上模式,就是3分钟申请,立马可以出额度,“0”人工干预,很快就为企业审核审批1000万元授信额度,并且在短时间之内,我们也为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及时解决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求。
聚焦人才、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品牌等7大创新核心要素,襄阳市着力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建设,用好襄阳市企业创新能力评级系统,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
襄阳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李玉芬:我们将对授信等级在B、C、D、E等级的企业一对一跟踪,对标知识价值、信用评价、政策导向,制定个性化培育措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加授信额度,实现“知产”变“资产”。
作为B级授信企业,坎普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授信额度从原来的300万元增长至800万元,企业扩建厂房的计划变为了现实。
湖北坎普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明勇:这种知识信用贷,对我们上升比较快的企业来说比较适合,我们有国家10多项专利技术,不用实物抵押“轻资产”的贷款,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打破政、银、企三方信息孤岛,实现科技型企业数据互通共享,激发了一批金融机构在襄投早、投小、投长期的信心。
交通银行襄阳分行副行长 周振拓: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放款接近2亿元,这1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襄阳市重点的一些产业,包括整个汽车零部件、纺织、化工,我们确保到年底,确保全年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300户,新增授信额度5个亿,投放4个亿。
农业银行襄阳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王仲:截至目前,我们全行的授信达到了14个亿,整个用信达到了9.8亿元,授信客户数达到了178家,用信客户数达到了152家,占整个用信比例达到76%。
构建“政 银 企”科技金融新生态,点燃创新驱动发展引擎。今年上半年,仅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一项,襄阳市放贷规模就已突破28亿元,总额占全省的10%。
襄阳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陈瑶:我们利用好“创新积分制”制度,以及“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科技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探索发挥科技金融对于创新实践的风险保障作用,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来提升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李晓雨 张雪晶 廖云翔
襄阳台 张晋 周夏梦 施秋阳
通讯员 常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