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襄阳 | 半年经济观察

长江云新闻  2025-07-26 18:30:01
分享到:

招商引资“期中考”成绩亮眼

今年以来,襄阳将“立项争资、招商引资、达产释能、技改提能、强链聚能”的“两资三能”工程作为破局抓手,突出务本务实、真抓实干,招商引资工作聚焦项目开工入库等关键环节,通过目标引领推动招商工作去虚向实。上半年,入库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85个,计划投资额815.3亿元,同比增长20.27%,为襄阳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当前,总投资5亿元的湖北楚云机电智能配电装备产业项目已正式破土动工,该项目志在全力冲刺国内环保气体环网柜装备制造第一方阵,其核心产品新型环保气体环网柜,堪称行业“明星”。

湖北楚云机电工程有限公司电气工程师 耿静:我们主要采用的是全氟异丁腈(混合环保气体),相对于普通的六氟化硫环网柜,它的温室效应要缩减90%以上。

今年以来,除新型环保网柜装备生产项目外,依托“蒸发+喷涂”复合工艺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项目等一批高端科技招商项目相继落地。科技招商拼的是软环境,产业链招商还要拼硬实力。作为全国第八大汽车城,襄阳汽车产业持续延链补链强链,链式招商成果也不断涌现。几个月后,浙江余姚市展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整体外迁项目将在襄阳高新区正式投产。

展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整体转迁项目建设负责人 王开锋:原来我们这个配套项目全都有一个仓储成本,目前来说,厂房建起来直接拉到东风德纳这一块,(物流成本)总体下降30%左右。

襄阳高新区招商与国际合作有限公司招商一部主管 徐明超:企业落户我们襄阳高新区,除了能够提升我们本地汽车产业的近地化配套率,实现强链补链,同时,也能够为我们本地的整机厂节约成本,实现降本增效。

今年1-6月,襄阳市共开工招商引资项目584个,入库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185个,这些项目正为襄阳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强劲动力。

襄阳市招商局副局长 王海安:我们按照“用市场的手”去“找社会的钱”,在供需适配上下功夫,加强项目谋划、研判能力,增强市级全要素和区域统筹能力,通过“五化”管理平台增强项目全周期管理能力,锚定招商引资不松劲,以长抓不懈的行动自觉,赋能襄阳高质量发展。

襄阳“智造”突围向“新”

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是制造业企业向新突破的关键一招。今年以来,襄阳市各地用足用活“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引导工业企业更新生产设备、优化工艺流程、升级管理系统,1-6月,襄阳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

在中盛电气的母线加工车间,新上的母排数控加工设备,将剪切、冲孔、折弯、压花四道工序压缩成一道工序。

湖北中盛电气母排加工组长 邵震:程序一输直接就出来,很简单,我们现在体力减轻了50%,收入反而还增加了10%。

湖北中盛电气有限公司数字化转型工程师 周翔:我们的原材料节省了15%,生产效率提升了200%,能很好地满足当前订单增加,按时交付产品的需求。

企业为推进数字化转型和技术改造,于2024年底投入200万元,引入智能化加工设备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打通设计、生产、销售的数据链条,公司整体运行效率提升4%。

湖北中盛电气有限公司综合部经理 孙郎环:刚刚研发了一个高压变频燃启动装置,借着这个设备,我们这个产品就很快地推向了市场,也促成了很多订单。

智改、数转,既要算效率账,也要算经济账。在汽车轻量化的时代趋势下,东普雷(襄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建设乘用车高强钢稳控热成型智能化升级生产线。该项目不仅满足了我国汽车车身轻量化的技术需求,更填补了襄阳在这一领域的技术空白。

东普雷(襄阳)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工厂长 刘扬:现在普通的热冲压一般都只能做小件,做不了很大的,我们这个设备可以做门环,就是符合我们现在整个厂要求的,一体式成型的,大的门环的设备,有助于我们去拿更多的订单。

东普雷敢于投入巨资,既源于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也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目前,襄阳高新区汽车工业园已经将东普雷二期技改项目申报到省发改委。

襄阳高新区汽车工业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 徐凯:(审核通过后)能获取国家的补贴15%,汽车园办的规上企业技术改造投入,逐年呈递增趋势。在今年,企业的技术改造可以占到我们园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一半以上,超长期特别国债设备更新的这两年里,我们大量的企业积极参与到设备更新,技术改造的这项工作当中。

记者从经信部门了解到,今年以来,襄阳市各地用足用活“两重”、“两新”政策机遇,大力实施“两资三能”工程,全市入库技改项目达到124个,1-6月,襄阳市技改投资同比增长5%,较一季度加快4.4个百分点,好于全省2.7个百分点。

襄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 黎东:制作“襄企政策通”小程序,为企业精准推送政策,提振企业技改投资信心,同时结合编制“十五五”规划,谋划近约130个重大技改项目,切实以技术改造促进提能达效,落实产业倍增战略,提升支点产业竞争力。

科技金融赋能“贷”动科技型企业新活力

今年以来,襄阳市以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为突破口,用好用足科技型企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成果,护航科技型企业“轻装上阵”,1-6月,襄阳市共发放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超28亿元。

一面,是从“织造”向“智造”跃升的迫切需求,另一面,是流动性资金不足的结构性“贫血”。前段时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湖北金恒昌纺织就遇到了这样的难题。

湖北金恒昌纺织有限公司财务总监 蔡莉娟:去年的时候,我们新建3万平方米厂房,设备投资了5万锭纺纱和330台喷气织机,流动资金受限,在这个时候我们的房产证也没有办理下来,没有抵押贷。

今年年初,襄阳市着力构建“轻资产、宽信用、便利化”的科技金融融资模式,设立信用贷款补偿资金池,全力推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评价体系建设。湖北金恒昌纺织获授A类企业资质,很快,资金难题迎刃而解。

交通银行襄阳分行副行长 周振拓:我们也充分运用“301”线上模式,就是3分钟申请,立马可以出额度,“0”人工干预,很快就为企业审核审批1000万元授信额度,并且在短时间之内,我们也为企业发放了1000万元的信用贷款,及时解决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需求。

聚焦人才、研发投入、知识产权、品牌等7大创新核心要素,襄阳市着力推进“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建设,用好襄阳市企业创新能力评级系统,为科技型企业精准“画像”。

襄阳市科技信息研究所所长 李玉芬:我们将对授信等级在B、C、D、E等级的企业一对一跟踪,对标知识价值、信用评价、政策导向,制定个性化培育措施,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增加授信额度,实现“知产”变“资产”。

作为B级授信企业,坎普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授信额度从原来的300万元增长至800万元,企业扩建厂房的计划变为了现实。

湖北坎普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明勇:这种知识信用贷,对我们上升比较快的企业来说比较适合,我们有国家10多项专利技术,不用实物抵押“轻资产”的贷款,对我们是有帮助的。

打破政、银、企三方信息孤岛,实现科技型企业数据互通共享,激发了一批金融机构在襄投早、投小、投长期的信心。

交通银行襄阳分行副行长 周振拓: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放款接近2亿元,这100家科技型小微企业,主要集中在襄阳市重点的一些产业,包括整个汽车零部件、纺织、化工,我们确保到年底,确保全年新增科技型小微企业融资300户,新增授信额度5个亿,投放4个亿。

农业银行襄阳分行公司业务部总经理 王仲:截至目前,我们全行的授信达到了14个亿,整个用信达到了9.8亿元,授信客户数达到了178家,用信客户数达到了152家,占整个用信比例达到76%。

构建“政 银 企”科技金融新生态,点燃创新驱动发展引擎。今年上半年,仅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一项,襄阳市放贷规模就已突破28亿元,总额占全省的10%。

襄阳市科学技术局局长 陈瑶:我们利用好“创新积分制”制度,以及“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科技人才贷”等金融产品,探索发挥科技金融对于创新实践的风险保障作用,推动金融、科技、产业的融合发展,逐步来提升科技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科技金融服务。

长江云新闻记者 甘泉 李晓雨 张雪晶 廖云翔

襄阳台 张晋 望丽红 李磊 吴竞成 李随群 周夏梦 施秋阳

通讯员 常丽

责任编辑 吴松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