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医科普秀 | 痛经难忍?备孕无果?小心子宫内膜“越狱”了!
每个月生理期痛到打滚?备孕路上屡屡受挫?
这些困扰可能正指向一种育龄女性中并不少见的“隐秘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
它像个“捣蛋鬼”,悄悄影响着许多女性的健康和生活。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武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的权威专家,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内膜的“越狱”之旅
原本应该乖乖待在子宫腔里的子宫内膜组织,不知为何“离家出走”,跑到了子宫以外的地方“安营扎寨”,比如卵巢、盆腔、甚至膀胱、肠道等部位,这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千万别以为它小众!在我国,平均每10-15位育龄女性中就有1位可能患病,25~45岁是最高发年龄段。
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也会像在子宫里一样,随着月经周期增生、出血。但由于无法排出体外,就会在局部形成病灶、囊肿、粘连、刺激,引发一系列症状。它甚至被称为“谜一样的疾病”,具体发病机制至今未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经血逆流、免疫等因素有关。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警惕“内膜出逃”!
子宫内膜异位症症状多样,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是普通的痛经、肠胃不适。出现以下情况,请务必提高警惕:
- 疼痛:是最常见的信号,70%-80%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腹疼痛。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引起继发性、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常伴随性交痛、排便痛或排尿痛,且普通止痛药效果不佳。
- 不孕: 20%-40%的不孕症与内异症相关!它可能通过损害卵巢功能、造成输卵管粘连堵塞、扰乱盆腔环境、引起内分泌紊乱等方式影响怀孕。
- 结节包块:医生检查或B超可能发现盆腔包块,如卵巢巧克力囊肿。
- 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淋漓不尽、经前点滴出血等。
敲重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鉴别诊断需结合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极易误诊,切勿大意!
误区澄清:生个孩子就能治好?NO!
怀孕可能带来短期症状缓解,但绝不是治愈的方法,治疗还需依靠医学手段。
短期缓解≠治愈: 怀孕期间高孕激素水平可能让异位病灶暂时萎缩,症状减轻;停经也减少了刺激。但这些都只是暂时性的。
复发风险高: 产后月经恢复,激素回落,病灶很可能“死灰复燃”,症状复发甚至加重。很多患者产后仍需治疗。
潜在风险: 孕期增大的子宫可能挤压病灶,若卵巢囊肿较大,甚至有破裂风险。
核心问题未解决: 怀孕并不能清除已经异位的内膜组织,病灶本身依然存在。
守护生育力!对抗内异症的“通关秘籍”
确诊内异症,尤其有生育需求的女性,不必过度焦虑。医学上有多种方法帮助您对抗疾病、保护生育能力。
秘籍一:全面评估生育力
如果您患内异症并计划怀孕,建议尽早进行生育力评估:
同时,医生会使用子宫内膜异位症生育指数(EFI) 评分系统,综合评估您术后自然怀孕的几率,指导生育决策:
秘籍二:科学备孕,提高妊娠成功率
1.尽早规划,把握时机:轻度病症可尝试自然备孕6-12个月;中重度或高龄(>35岁),建议积极治疗后再备孕,必要时及时考虑辅助生殖。
2.药物治疗 vs.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如短效避孕药、孕激素等,调节激素抑制病灶生长,为备孕创造窗口期。手术治疗则是针对严重疼痛药物无效、囊肿较大(>4cm)或怀疑恶变、合并不孕、特殊部位异位症(如膀胱、输尿管)、囊肿破裂或扭转等情况,考虑进行腹腔镜微创手术。
敲重点:及时应用药物,严把手术时机,一生只做一次手术。
3.辅助生殖技术
试管婴儿: 是严重内异症、输卵管问题或反复备孕失败者的重要选择,能有效绕过自然受孕障碍。
生育力保存(冻卵/冻胚): 若评估发现卵巢储备下降,可考虑提前冷冻卵子或胚胎,为未来生育留机会。
敲重点:及时评估卵巢功能,积极助孕,提高助孕成功率。
4.生活方式调整
饮食:营养均衡,多摄入抗炎食物。
运动:适度温和,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疼痛。
心理:保持良好心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
虽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尚不明确,但最重要的是: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出现异常时,务必及时就医检查!
望大家及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守好子宫内膜的“边界”。
本期节目是由武汉市第一医院与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联合策划的大型融媒体健康科普系列节目「暖医科普秀」第三季第一期。
更多暖心科普
下周同一时间
欢迎持续关注
联合策划:武汉市第一医院(武汉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北广电大健康发展中心
通讯员:张梦石,严睿
编导:刘梦妮
图文编辑:杜若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