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经开区:优化营商环境 让企业真正叫好
好的营商环境是经营主体应对外部冲击挑战、提升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十堰汽车产业最密集、产业配套最成熟的区域,近年来,十堰经开区持续释放营商环境改革动能,聚焦企业需求,主动靠前服务,点对点、全过程精准对接,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和要素保障,为经营主体注入发展信心。
临近中午,忙完窗口业务的项目服务专员秦超,冒着高温赶到包联的建设项目查看进度。这个项目是经开区首次采用“用地清单”服务模式,在他的跟进帮助下,企业足足提前了一个月开工。
十堰市泰祥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行政经理 许国庆:以前我们办理施工许可证,光施工图纸审查一个事项就需要一个多月。现在区政务局按照用地清单服务模式,帮我们协调设计单位和图审机构对接图纸,使这次图审只用了10天时间。
瞄准民营企业常遇的“用地难、审批慢、成本高”等问题,十堰经开区精准施策,将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所需的30多个办理事项,汇成一张清单,项目专员照单服务、逐一销号,尽力帮助企业抢时间、降成本。
十堰经开区政务服务局工程建设事务审批科科长 秦超:形成“一项目 一清单 一项目一专员”服务机制,通过“线下提前辅导 线上全程网办”双轨服务体系,线上通过电话 政务服务网等渠道,提供材料预审服务,线下设置专人指导表格填写,最大限度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全力做好重大项目用地要素保障。
立足企业群众视角,经开区还不断探索创新,推行“标准化地址申报+住所承诺制”登记改革,通过优化准入流程、简化申报材料、强化信息共享,让个体企业开办从提交多项繁琐证明,变成网上一键勾选。
十堰经开区政务和营商环境服务中心副主任 陈晓洵:有效降低了人为输入的错误率,还可以防范经营地址虚假申报,使登记工作更加规范、 高效。
十堰市民 王先生:只需要标准地址申报,提交一张住所申报单,确实非常的方便。
聚焦企业发展难点、痛点,今年以来,十堰经开区积极拓宽思路、创新举措、精准发力。先后推进“共享用工”改革事项,解决用工缺口1200余个;开展经营主体培育,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833个,同比增长4.8%;对全区新开工的80个重大项目,提供代办帮办和全流程服务1200余人次,累计帮办代办证件893个。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 计坤:我们将紧盯优化营商环境一号工程这条主线,大力提升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水平。实施质量强区 标准化 知识产权强区三大工程,推进商事制度改革 、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政务服务 、智慧监管四项改革。同时开展能力提升 、创业引领 、校企合作,就业帮扶和社保扩面五大行动,为十堰建成湖北自贸区联动创新发展区,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贡献经开区力量。
长江云新闻记者 陈赟 杜可飞
通讯员 刘爱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