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旋律大家唱,润物“有”声代代传 ——武汉革命博物馆奏响“音乐思政课”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7月25日,武汉革命博物馆用“理论+文物+音乐”的形式开展了一场以“音乐中的抗战岁月”为主题的“大思政课”。
红歌润人心,经典永流传
有别于传统的讲授形式,在主题为《歌声中的抗战岁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讲座与经典音乐展演》的课堂上,武汉音乐学院魏晓亮教授用音乐带大家穿越回激情澎湃的抗战时期。一首首曾在窑洞、战壕回响的旋律跨越八十年的岁月,再次响起。
青马说文物,旧曲焕新生
思政理论课结束后,红巷青马金扬希走上台前,进行抗战歌集《大家唱》的微宣讲。在她动情的讲述下,这本珍贵的文物带领观众回到1937年的武汉,让人仿佛听到冼星海等先驱如何以音符为枪、旋律为号,在江城奏响救亡最强音,凝聚起磅礴的民族力量。
童声齐致敬,薪火赓续传
“万里长城万里长,长城外面是故乡……”随着《长城谣》的响起,透亮的童声将清澈的爱国之情传入每一位观众的心中。通过抗战歌曲串烧的形式,红巷苗苗们向英雄们致敬:王二小的故事催人泪下,激昂的《游击队歌》奏响不屈意志。最后,气势磅礴的《团结就是力量》点燃全场激情,大合唱的声浪久久不散,让这次思政课迈向高潮!
这是一场可听、可感、可唱的音乐盛宴,也是一次大中小一体化的思政教育课。当艺术与思政教育碰撞,火花四溅,创意满满,不仅对红色经典进行了演绎再现,更传递出抗战时期的信仰力量。
战火的硝烟已然远去,但抗战的精神永远不会被忘记。这节“音乐思政课”是武汉革命博物馆红巷里的思政课2025第五讲特别篇,也是新征程上博物馆开展思政教育活动的创新之举。通过音乐这一桥梁,武汉革命博物馆连接起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充分发挥“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以德树人”的协同效应,让抗战文物在音乐中焕发新生,让思政教育创新实现润物“有”声!
(长江云新闻记者 易星 通讯员 余青 熊思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