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近期高发!毒液堪比硫酸!医生紧急提醒

长江云新闻  2025-07-24 16:55:21
分享到:

气温回升,蚊虫团建

但最近有位“刺客”格外嚣张

它就是隐翅虫!

这货外号“飞行硫酸”

所到之处皮肤红肿、起泡、火辣辣疼……

记者从湖北省武汉市第三医院获悉

前来就诊的隐翅虫皮炎的患者数量

已经是去年同期的三倍以上

与此同时,隐翅虫的分布范围正在扩大

从南方的广东、广西

逐渐北移到北方的北京、天津

从以前的乡村田野飞进城市

 你以为是普通小飞虫?

 其实是“飞行的硫酸”!

隐翅虫是甲虫的一种,外形似蚂蚁,体长一般不超过1厘米,乍看像没有翅膀,故名“隐翅虫”。隐翅虫虫体各段均含毒素,呈强酸性,腐蚀性很强,堪比硫酸,被称为“飞行的硫酸”。

被隐翅虫叮咬后,皮肤会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丘疹、水疱或脓疱,可发生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有瘙痒、灼痛和灼热感。

若毒液沾到眼睛,会灼伤结膜、角膜,不及时治疗,严重时可致失明。

临床数据显示,拍打虫体可使皮损面积扩大3倍到5倍。医院近期接诊患者中92%的皮损集中在面部、颈部等暴露部位。

隐翅虫一般出现在哪里?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暖,毒隐翅虫在北方分布范围逐渐扩大,从南方的广东、广西,逐渐北移,到北方的北京、天津,从以前的乡村田野飞进城市。因毒隐翅虫而受伤的案例逐年增加。

一般6月份开始,市民就易被毒隐翅虫伤害,8-9月份达到高峰期,10月份以后逐渐减少;在连续高温干旱之后又逢秋雨连绵的年份,较易暴发;在午夜作业的人群易受害,皮炎发生特点与隐翅虫的繁育特点相吻合。

图片来源:@气象北京

 哪些人群容易被隐翅虫叮咬 

易被隐翅虫叮咬的人群主要是夜间在户外活动的人群,尤其是靠近水边、草丛或潮湿环境的人,以及室内开窗通风时未采取防护措施的人。家里可以通过安装纱门、纱窗,睡前清理床铺,使用蚊帐等措施进行防护,同时配合使用带有避蚊胺等驱虫成分的驱虫产品。户外活动时,尽量穿着长袖衣裤,避免在雨后、清晨或黄昏前往草丛、稻田、菜园等隐翅虫活跃的地方。

 发现隐翅虫如何处理?

 ■ 在皮肤上

隐翅虫飞到人身上一般不会直接叮咬皮肤,但如果挤压、摩擦虫体,虫子就会分泌强酸性毒素,对人体皮肤造成损害。因此,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可以将其轻轻吹走或抖落。

 ■ 在家里

可以用胶带粘住或用纸巾捉住再处理掉,注意不要触碰到毒液。

万一失手拍了怎么办?

记住这个“急救三部曲” 

谨记:别抓!别抓!别抓!

应及时用肥皂水或4%的小苏打水反复清洗受损皮肤,中和毒素。

如出现疱疹,可采用消炎收敛性药物减轻刺激感,严重者要及时到医院皮肤科就诊。

 不想被隐翅虫“盯上”?

 做好这三件事 

 ■ 定期清扫:保持室内外环境清洁,防止隐翅虫滋生。

 ■ 安装纱窗:隐翅虫具有趋光性,当房间有灯光时,虫子会试图进入房间,纱窗可以起到很好的阻挡作用。

 ■ 外出穿长袖:前往郊外、公园等场所,务必穿好长袖长裤,并随身携带驱蚊水、杀虫剂等。

提醒:预防隐翅虫最有效的办法是关好房间纱窗,防止它进入室内。一旦发现身上有隐翅虫,不要用手拍打,可将其吹走或抖落。必要时尽快就医。

被隐翅虫咬过的人

现在都怎么样了?

欢迎分享你的经验

监   制:洪燕

审   核:田园 苏逸冰

编   辑:李爽

记   者:张文杰

来   源:长江云新闻综合央视新闻 健康时报

责任编辑 徐珊珊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