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感孝昌:康养精品线“串珠成链” 打造农村养老“幸福样板”

云上孝昌  2025-07-24 14:14:42
分享到:

“以前总担心自己老了没人管,现在每天去孝德堂听课,和老伙计们下棋,日子越过越有滋味!”孝感市孝昌县红胜村78岁的张爷爷笑着说道。为破解农村养老服务资源分散、覆盖不足的难题,孝感市孝昌县王店镇创新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多元融合”的“康养精品线”,整合退役军人力量、村集体资源和社会资本,以王店镇红胜村孝德堂为文化根基、高岗村养老服务综合体为服务枢纽、松鹤仁养老院为专业支撑、王店镇福利院为生态示范,构建起“文化滋养—普惠服务—精准照护—生态赋能”四级养老体系。

红胜村孝德堂:孝文化浸润的“精神家园”

红胜村响堂湾孝德堂是康养线的文化源头,该湾一直注重孝文化的传承与发扬,响堂村民都是明朝文武双全的杰出官员张瓒的后裔,后人秉承耕读传家、崇德向善的祖上遗风,教导子孙勤学上进、孝老敬亲。

去年全湾集资建成了村湾公共活动中心孝德堂,退伍军人张楚清默默当起了孝德堂的“管理员”,开门锁门、做卫生、搞绿化、做接待、组织活动......只要乡亲们有需要,他随叫随到。张楚清发现村里老人缺乏活动场所,于是在孝德堂闲置场地引入养老服务,将部队的奉献精神带回了家乡,用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离军不离党”的誓言。

现在孝德堂不仅是村民的活动场所,更成为村民的“纳凉点”、老人的“学习厅”。这里设立开放空调休息区、为村民提供免费饮水、雨伞等物品;开设“银龄学堂”,为老年人举办智能手机使用、防诈骗知识课程;举办重阳节包饺子、小年夜联欢会等活动。

高岗村养老服务综合体:家门口的“幸福驿站”

针对农村留守老人占比超60%的现状,王店镇盘活原高岗村委会1100平方米闲置资产,打造集“幸福食堂、托养护理、医疗保健、文化娱乐、志愿服务”五位于一体的村级养老枢纽,破解村内留守老人照护难题。

院内设置不少于7张托养床位,为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24小时专业照护;同步推出“日间照料+送餐上门”服务;“医养康”融合,与村卫生服务中心签订“健康共建协议”,每周由村医坐诊,按相关规范为老人提供基本疾病诊疗;设置图书室、棋牌室、乐器室等文化场地,提供阅读、唱歌、跳舞等文娱活动。

松鹤仁养老院:专业照护的“标杆样板”

位于敦厚村的松鹤仁养老院,以“精细化+智能化”为核心构建起覆盖70余张床位的全链条养老服务体系。

通过入院评估系统,松鹤仁养老院为每位老人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院内与镇卫生院共建“绿色就诊通道”,配备急救转运车;根据老人健康状况设计“低糖餐”“低钠餐”“流食餐”等6类膳食;护理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每日完成体温、血压、血氧等10项生命体征监测。82岁的糖尿病患者赵奶奶感慨:“以前吃饭总担心血糖,现在每餐都有护士盯着,身体都好多了!”

王店镇福利院:生态循环的“自给乐园”

王店镇福利院创新“生产经营+养老服务”模式,利用院内空地养猪、种菜、养鱼打造生态循环体系:剩饭剩菜喂养生猪,猪粪转化为菜地有机肥料,蔬菜直供老人餐桌,鱼塘净化水质。2024年,福利院自产猪肉占膳食供应的30%,蔬菜自给率达50%,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食材新鲜无污染。福利院负责人表示:“老人们吃的每一口菜,都能追溯到田间地头。”

福利院鼓励有能力的老人参与拔草、喂鱼、浇菜等简单劳作,锻炼身体、提升晚年幸福感。

下一步,王店镇将持续优化康养精品线服务功能,推广“孝德文化+生态养老+智慧服务”模式,推动“康养+文旅”“康养+农业”融合发展,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在王店镇安享幸福晚年。

通讯员:王升 宋晓天

一审:刘   爽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