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抢!跑!固定投资增速中部第一的湖北密码


仲夏七月,湖北各地重大项目建设现场热浪滚滚。今年上半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比1-5月加快0.3个百分点,高于全国3.7个百分点,居经济大省第一、中部第一。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1.8%,比1-5月加快0.6个百分点,占投资比重38.8%;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6%,比1-5月加快2.4个百分点。如此亮眼的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全省各地有哪些保开工、保建设的秘诀?
在宜昌东部产业新区,总投资56亿元的邦普时代45万吨新一代磷酸铁锂项目正火热建设中。该项目今年1月签约、2月开工,计划于年底投产,力争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投产。
宜昌邦普全链条一体化产业园。通讯员杜小梦 摄
宜昌高新区始建于1988年。2018年,宜昌市下定决心,将高新区总部整体搬迁到白洋。100天内,高新区人在白洋搭建起5000平方米板房;11天内,11个区直单位和5个市直垂管单位共计198人全部进入板房办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克服万难、争取胜利,这就是“板房精神”。
眼下,“板房精神”再次延续。作为再造一个“产业宜昌”的主要承载地,宜昌东部产业新区规划总面积86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现代化工新材料、生命健康、新能源及高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宜昌在东部产业新区建设中,抢晴天、战雨天,住工地、睡板房,拼经济、抢项目。
今年以来,宜昌抢抓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机遇,深入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年”活动,坚持用大项目、好项目推动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居全省第2位。着力发挥“四个重大”机制牵引作用,加强“三率两量”调度,抓签约促落地、抓进度促入统、抓竣工促达效。上半年新签约、新入库、新竣工亿元以上项目分别为598个、225个、327个,在库亿元以上项目1138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50个,100亿元以上项目20个。上半年集中开工项目入库率达82%,省市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达70%。
一个月拼出2000亩净地交付亿纬动力、一个月为长城汽车招工6000人……在荆门,只要是企业所需,政府工作人员只争朝夕、马上落实,以“奔跑”的姿态跑出投资“加速度”。有多快?从亿纬动力的发展可窥一斑。
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厂区
从2012年刘金成回乡投建第一条电池生产线开始,十三年间,亿纬动力在荆门追投11次,投资规模从1亿元增长到累计419亿元,厂房面积从几十亩扩展到4000亩,产值达440亿元,对比2016年,产值增长118.9倍!随着亿纬锂能超级工厂去年底一期的投产和今年二期的开工建设,这个位于华中地区最大的锂电“航母群”正朝着千亿目标急驰。
不仅亿纬动力,长城汽车在荆门追投3次,累计投资75亿元,荆门基地2024年产量突破15万辆,产值333亿元;格林美在荆门追投5次,累计投资132亿元,荆门基地2024年产值达293.6亿元。此外,一道新能源、天顺风能、明弘玻璃等20余家百亿后备企业蓄势待发。
龙头舞动,链式跃升。荆门聚焦百亿级企业培育,通过“一企带一链”推动产业发展有中生新、聚新育强。作为荆门锂电产业核心,亿纬动力总产能达220GWh,规模全省第一,并带动恩捷隔膜、新宙邦、科达利等34家锂电头部企业落户,目前投资52.5亿元的标准工厂、投资4.8亿元的零区研究院正在加快推进,已形成“原材料—电芯制造—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
“服务好现有企业就是最大的招商引资”,精准服务是企业扩规裂变的核心动能。除了以亿纬动力为龙头的锂电产业,荆门对格林美循环经济项目创新“标准地+代办制”服务模式,仅用90天完成560亩用地审批,推动50万吨资源回收再利用项目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在长城汽车项目建设中,组建“24小时响应”服务团队,3个月完成原猎豹工厂设备改造,创造“荆门速度”。
在孝感市两湖防洪通道(绿道)毛陈段、三汊段建设现场,一派繁忙的景象。该项目总投资15.09亿元,计划于2025年底全线贯通。
今年全省“新春第一会”指出,“支点建设,就是要综合实力领先,必须在做大块头上下功夫”,明确把扩大投资、项目建设摆在实施“七大战略”、提升“七个能力”中的突出位置。对标全省投资扩量提质行动,孝感以“321”精神为指引,即平均每天签约3个、开工2个、投产1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按照1.5倍系数标准谋划推进项目建设,努力实现全年投资增长10%目标。今年以来,孝感市累计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644个、开工410个、投产248个。
项目建设要快,项目谋划更要准。孝感锚定“双百工程”和省级重点项目,纳入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计划82个、总投资1898.3亿元个数、年度计划投资267.6亿元,个数、总投资、年度计划投资分别比去年增加11个、308.3亿元、81.3亿元,均位于全省前列。
与此同时,以全生命周期理念赋能增效。孝感一方面大力推动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平台重塑,全市“三库”项目8419个、总投资6万亿元,库间转化率分别为65%、81%,各项指标水平全省靠前;另一方面重塑服务机制,强化政策推送、项目策划、申报争资、开工建设、竣工转固全过程服务。
民间投资是经济活力标志之一。今年上半年,湖北民间投资增长6.2%,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55.5%。湖北为何如此受民间资本的青睐?随州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在今年二季度,湖北省天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再次追加投资,拟投资5亿元建设智能标准件项目,预期项目建成后年新增产值6亿元。公司总经理王旭表示,“我们7年相继投入预计超10亿元,2024年完成产值3.2亿元,这是我们企业与当地政府双向奔赴的结果。我们新项目落地后将引进智能装备、视觉检测设备等100余台设备,新增1万余种标准件产品规格运用到不同领域设备”。
与企业“双向奔赴”,今年以来,随州持续开展“楚商回乡、共建支点”行动,通过一系列暖心政策和贴心服务,吸引一批企业家回乡投资。通过密集举办90余场恳谈会、推介会,随州上半年新签约楚商回乡项目97个、总投资530亿元,涌现出泰晶、金龙等代表性随商回乡企业。
数据显示,1-6月随州市民间投资增速19.6%,在全省排名第一。当地聚力“招大引强”,跑出加速度。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激活招商引资源头活水,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招商项目159个、合同金额1067.4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3.9%、105.6%,签约金额增速居全省第一,其中新引进民间投资过10亿元项目23个、同比增长43.8%。
项目引进来,更要落得下、建得快、见效早。随州创新实施项目全周期管理,优化“6421”调度机制,民间投资项目开工周期平均缩短2个月,上半年新开工入库民间投资项目个数、投资额分别同比增长33.8%、73%,“神农机器人”等一批创新引领项目落地转化。
重点项目是投资的“基本盘”。2025年,湖北省级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共安排项目960个(含511个续建项目,278个新开工项目,171个前期推进项目),总投资39878.8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561亿元。项目个数、投资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同比2024年分别增长32.4%、15.2%。产业项目数量首次超基础设施项目,占比达到50%。1—6月省级重点项目预计可完成投资2663.1亿元(1—5月实际完成投资2088.5亿),占年度投资计划的58.4%,超半年计划目标8.4个百分点,投资完成率高于2024年同期。
围绕全年投资增长7%、省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超5000亿元的目标,下一步,省发改委将紧盯全年目标抓调度、紧盯项目进展抓开工、紧盯要素保障抓服务,上下同心,拼出全省投资好势头。
(长江云新闻记者 夏晓青 通讯员 鲁瀚宇 曹四化 王欣 谭武强 编审 田园 向秀 冯志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