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农场看湖北:农忙不见人 农机挑大梁
长江云新闻 2025-07-23 21:42:07
眼下,正值水稻抢收抢种关键期。7月22日,在黄冈浠水,一大批无人农机具集中亮相,让种田更轻松、更高效。
记者 刘飞:这台运载无人机比我还大,它的直径达到了4米左右,最高飞行高度达到了1500米,最大飞行时速达到每秒20米,它最大能够运载85公斤的秧苗,供一亩半田使用。同时,还有一键脱钩的功能,真正实现无人操作,它的效率是人工的20倍左右。
现场,“空中快递员”从3公里外育秧厂起飞,精准投送秧苗至田间,无人插秧机随即接力作业。智慧农场另一端,无人拖拉机耕整土地,无人巡航机自动拍照测绘,数据实时回传智慧平台。
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黄金安:加一次油,拖拉机能正常工作6小时左右,大概40亩,能够实现24小时作业、三班倒,在我家的总控平台就能看到它的运动轨迹。
依托北斗导航和传感器,智慧平台实时获取作物生长、病虫害高清图像与数据。未来,云管控“大脑”将数据转化为水稻“健康报告”,为田间管理提供智能决策。
湖北禾溢园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 黄金安:把这几千亩田分成N个小块,让每一块都有独立的“身份”,通过无人机巡航建立一个强大的数据库,通过无人机变量施肥达到减肥减药的目的。
记者从湖北省水稻无人化种植关键技术与装备集成推广会上了解到,目前,湖北已在武汉、荆州、襄阳、黄冈等地,选取了一批具有潜力的农机合作社,试点推广智慧农场方案,涵盖自动化采集、无人化作业、智能化决策等环节,运用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替代繁重人力,助力农业提质增效。
湖北省农业事业发展中心农机作业服务处一级主任科员 易兵:全省已经建成20个智慧农场,下一步将关注点放在智慧农场功能集成等方面,建设更多的无人农场,实现真正的智慧农业。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飞 黄冈台 浠水台 通讯员 谢毅)
责任编辑 潘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