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每年不少于50项标志性成果 湖北实验室全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长江云新闻  2025-07-23 19:59:54
分享到:

2021年起,湖北在光电科学、空天科技、生物安全、生物育种等领域建起10个湖北实验室,经过四年多的建设,已成为湖北科创高地建设的硬核支撑。

上个月,洪山实验室李强教授团队研制的秸秆基全生物降解地膜,拟以知识产权作价3000万元与云南农发集团成立合资公司,注册资本金规模1亿元。近四个月以来,洪山实验室已有7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总金额达到1.63亿元。

湖北洪山实验室成果转化部负责人 张耀:洪山实验室成立以后,出台了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办法,我们给了老师更大的科技成果转化的自主权,给老师70%以上的成果转化的收益,(有的)甚至达到100%。

四年来,湖北实验室一大批原创性、突破性科技成果竞相涌现:全球首片8英寸硅光晶圆、高产高蛋白玉米新品种、北斗动态厘米级、静态毫米级定位……这些世界领先的科研硕果加速落地生金。今年以来,湖北实验室持续加强概念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孵化能力建设,共建设30个中试基地,孵化培育企业达45家。在隆中实验室,4条刚刚落成的中试线正为新能源动力电池、光电子器件等项目开展验证服务。

湖北隆中实验室副主任 侯献军:服务地方经济效益提升超11亿元,结合湖北产业发展,新增航空航天高端装备部件、复合材料研究等方向,促进产业升级。

产业虹吸效应也日益显现。在光谷实验室,与“链主”企业共建的4个联合研究中心,正聚焦智能感知、生物医学、光电仪器等领域的产业化难题,加快打造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

湖北光谷实验室科创孵化主管 李瑞璋:会和企业一起去做方向(性)的规划研究,帮助企业在这个领域持续地进行突破,通过与“链主”企业协同攻关,切实加强开放融合,打造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

这两年,湖北出台《湖北实验室效能提升工程实施方案》,提出效能提升“十大行动”,力争到2026年,10家湖北实验室全部实现独立化、实体化、高效化运行,每年形成不少于50项标志性成果,每家实验室年均科技成果技术转让合同到账金额达到3000万元以上。

湖北省科技厅实验室处处长 粘来霞:聚焦“51020”先进制造业,以产业的需求为牵引来布局科研任务,加快成果的熟化和快速落地应用,(将)湖北实验打造成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的主阵地。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旭东 王珣 张雪晶 卞勇 田思鹏)

责任编辑 潘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