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新农人田淑娴:扎根田野践初心

长江云新闻  2025-07-23 19:27:42
分享到:

全国人大代表田淑娴,研究生毕业后毅然返乡,扎根田野近十年,运用所学科技知识,赋能传统农业,书写了新时代新农人的实干担当。

盛夏时节,水稻正处于生长关键期。清晨5点,田淑娴已在稻田边操作植保无人机。

咸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田淑娴:小龙虾刚刚起捕完,现在已经是插上了水稻,这些鸭子马上就要下田去活动了,我们需要用这些EM菌去调节水质,让它们都吃上营养餐。

这正是田淑娴探索的“微生物稻虾鸭”绿色循环链:精养小龙虾后,鸭子除草、虾“上岸”,再种稻谷实行稻鸭共育。这套源于实践、不断优化的模式,将每亩产值提升至6000多元。

咸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田淑娴:只是种水稻(利润)只有不超过五百,所以说我们这个(利润)是提升了五六倍。

2017年,田淑娴辞去杭州高薪工作返乡创业。起初,也遭遇了虾、鸭病害等挫折,但她坚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用专业知识攻克难关。这些年,她先后奔赴省内外多地考察,并划出50亩地精细试验、记录数据。正是这份务实和坚持,让她在“稻虾鸭”基础上,又成功研发出更高产的“稻再鸭”模式。

咸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田淑娴:一亩田就能够生产2000斤,比单纯种一季水稻就相同的管理条件多了700斤。

咸宁赤壁市中伙铺镇安丰村七组村民 田洪明:用了她的那个新法子,我们种田很轻松,收入也很高。

如今,田淑娴的农场已建成专业实验室、微生物培养室和生态基地。她探索的菌藻共生循环产业年产值突破600万元,带动50多名村民致富,还吸引了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学生前来实训。

武汉理工大学大二学生 李雯静:指导得从方方面面来说都比较细致,(有)对乡村振兴的理念、国家政策方面的指导。

咸宁赤壁市娴子生态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田淑娴: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继续在种养殖的技术、单产提升、地力提升这块下功夫,让我们农场更加丰富多彩。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李先华 阴志维 咸宁台 赤壁台)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