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通大冶 | 大冶换热器产业集群:“冷热之间”锻造百亿产业高地
大冶换热器产业集群:“冷热之间”锻造百亿产业高地
近日,湖北省经信厅发布2025年度湖北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名单,大冶市换热器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大冶市换热器产业集群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8%,集群聚集产业链企业192家,2024年集群总产值达161.73亿元。一个换热器,如何“换”出百亿身家?
换热器又称“工业用空调”,是传热、导热、散热的一种热能交换器件。走进位于黄石大冶湖高新区的湖北迪峰换热器公司,产品琳琅满目:小到以克计的航空器件,大到百吨级的石化装备,迪峰公司能生产2000多种换热器产品。迪峰公司与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开展紧密合作,经过十年技术攻关,在“新型换热器绿色增效设计及关键部件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取得突破,解决了一系列“卡脖子”难题,获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伍文明:我们发明了新型曲面涡发生器及扰流片技术和有机复合材料防腐纳米涂层技术,使换热效率提升10.9%以上,显著减少了主机的能耗,填补了国内换热器防腐设计领域的空白。
十年磨一剑,迪峰公司从一家县级小企业,发展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为世界最大发电机组白鹤滩水电站制造“空调”,被多家世界500强企业指定为产品供应商,跻身成为国内换热器工业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企业的持续创新和成果转化,需要长期保持高水平的研发投入。大冶积极支持迪峰公司申报国家、省部级科技创新项目,通过湖北科创供应链“天网”平台,促进企业与高校之间成立联合研发中心,推动产学研项目落地。
湖北迪峰换热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伍文明:去年通过湖北省技术创新计划项目,获得了100万元的资金支持。今年我们公司申报的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的认定工作,也纳入了2025年大冶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中,体现了各级政府对企业创新工作的认可和支持。
同样在细分领域独树一帜的,还有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其研发的发动机液冷换热器,清洁度指标严控在50毫克以下,耐油压突破20公斤,对标国际最高水平。企业生产的换热器成为华为、阿里巴巴等企业数据中心备用发电机组的“隐形卫士”。
黄石市高耐斯热工设备有限公司战略技术部部长 陈辉:企业在科技方面投入巨大,在研发人力方面,组建了专业的专家技术团队,每年都拿出相当比例的营收到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中,近三年的研发投入数据来看,均超过6%以上。
为推动换热器产业集群创新发展,大冶持续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帮助企业实现科技成果转化30余项,积极推进产业集群数字化升级,目前已完成33家数字化转型项目验收,企业数字化诊断覆盖率已达86%。换热器产业集群登“高”攀“新”,综合实力不断跃升。2024年该产业集群产值达到161.73亿元,同比增长15.9%。大冶相关部门表示,力争到2027年换热器产业集群产值达260亿元,优质中小企业数量达到220家。
黄石大冶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曹晓溪:依托黄石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平台,持续推进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打造5G全连接工厂,建设一批“5G+”等典型应用场景,推动“5G+”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升特色产业集群“含新量”。
水果丰收引客来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仲夏时节,铜都大地瓜果飘香,翠冠梨、葡萄、黄桃等时令水果迎来了丰收。水果产业作为大冶五大农业产业链的“黄金板块”,不仅是农民增收的“钱袋子”,更是撬动农文旅融合的金钥匙。大冶以水果为媒,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走进大冶市金牛镇金青牛生态园,1000亩翠冠梨和葡萄挂满枝头,引来游客采摘品尝,感受丰收的喜悦。
游客 胡志华:口感是很清脆的,是我们小时候吃的那种感觉,甜度适中,今天打算车子能装多少装多少。
金青牛生态园的发展,离不开返乡能人的艰苦创业。2019年,胡卫明回到家乡金牛镇,成立了大冶金青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一期流转土地1330亩,以“望乡”为主题,种植葡萄、翠冠梨、西瓜、车厘子等特色水果,打造“四季有花开、四季有果采”农耕文化园区。
大冶金青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卫明:公司以高起点为目标,着力发展富硒特色水果,今年水果总产量100万斤,后期丰产期产量为260万斤。我们与电商平台、精品果超20余家合作,带动周边农户300余户务工,年人均收入两万余元。
2021年,金青牛生态园与中南民族大学开展产学研合作,利用微生物发酵工艺,生产生物纳米硒赋能水果种植,成功培育出富硒水果。今年,金青牛生态园的富硒水果经过第三方机构认证,硒含量达到每公斤20微克以上。
武汉华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 刘宏辉:富硒水果从那个名称上你就会认识到,它是一个功能性的一个食品,硒抗氧化,同时维持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同时在我们梨和其他水果的品质上,我们可以明确感受得到的,首先富硒水果它的口感有明显提升。
生态园以富硒水果为卖点,成功注册“金青牛”商标,产品成为黄石及武汉地区水果店的抢手货。大冶以水果产业链工作机制为抓手,在“一村一品”基础上,全力打造“一园一特色”,林丰蓝莓基地、金青牛“富硒”百果园、三山湖翠冠梨采摘园、三华四季瓜果园等迎来了采摘高峰。入夏以来,大冶日均接待游客超万人,带动周边民宿和餐饮业增长20%。
黄石大冶市金牛镇党委副书记 柯敏:每年固定举办水果采摘季活动5场次,打造一条集农业观光、农耕体验、休闲采摘、共同富裕于一体的农文旅精品路线。
黄石大冶市文化和旅游局产业发展股负责人 黄传东:(整合)水果生态园、森林公园和避暑景点,构建“采摘+观光+住宿”一体化服务链,打造“一日游” “三日游”精品旅游线路,实现农业增收与旅游消费双向拉动。
近年来,大冶通过“公司+基地+标准化+合作社”联动发展模式,目前已经形成蔬菜、茶叶、水果、中药材、水产五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农业经营主体达2400余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18家。2024年,大冶农林牧渔总产值达112.11亿元,带动农民就业18万多人。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邓思弦
大冶台 张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