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夷陵:以产业为笔 绘就金和村振兴新图景
7月22日,宜昌市夷陵区鸦鹊岭镇金和村的宜昌嘉馥农业公司内,总经理杨音耳手持一盒包装精美的土鸡蛋,向记者介绍:“我们村养殖的生态土鸡蛋品质很好,我来帮忙线上拓展销路。” 作为今年4月被聘为金和村的“产业书记”,她正以实干姿态为这片土地注入新活力。
大学毕业后,杨音耳毅然追随父亲脚步回乡创业。父女俩在金和村流转土地发展蔬果产业,她既在大棚里手把手指导村民科学种植,又走进直播间化身主播助农带货。在她的带动下,金和村精准锚定蔬果产业方向,打造绿色蔬果产业链,为村民打开“致富门”,让大家的收入和幸福感持续攀升。
“我们要赋能村里做助农直播,带动周边村民销售干货,增加他们的收入。” 杨音耳道出担任“产业书记”后的规划。她不仅推动助农直播,还对村民的土特产进行二次包装设计,开展溯源展销,力求吸引更多人走进乡村。
金和村村民周江对此深有体会:“我们屋里吃不完的土鸡蛋就送去农场,他们把规格筛选好,就帮我们卖出去了。” 杨音耳手中的土鸡蛋盒,正是精心设计的成果。“我们为这款鸡蛋设计了‘小小的老乡村,大大的新梦想’的标语,包装上还有金和村的介绍以及鸡蛋从产地到顾客手中的溯源过程。”
今年年初,杨音耳与村“两委”共同探索出电商直播新路径,在嘉馥农业公司设立村级电商直播间。她亲自参与直播,推广玉米粑粑、土鸡蛋等特色产品,打破了村民依赖集市销售的传统模式,显著提升了销售收入。
如今,宜昌嘉馥农业已拥有980亩生态农业基地、118座日光温室,带动数百人就业。“园区工作人员都是周边的村民,他们既有土地租金,又有务工工资,还能利用闲暇时间制作产品通过助农直播间销售,增加收入。”杨音耳介绍道。
金和村持续深耕“村”字文章,构建起“文化赋能、产业造血、生态增值”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我们现在发展农文旅板块,需要线下承接。线下不能仅有农副产品及蔬果采摘,还要让游客停留更久。目前正着手打造乡村咖啡、窑烤面包、豆腐工坊等农文旅融合项目,希望让更多人感受乡村新面貌。” 杨音耳补充说。
金和村的蝶变,是夷陵区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储备的缩影。近年来,夷陵区从种养大户、农技专家、合作社骨干等群体中,选聘出106名储备型、引领型、帮扶型“产业书记”,他们助力乡村治理和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夷陵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而杨音耳,正是其中闪耀的一员,以产业为笔,持续绘就金和村宜居宜业宜游的幸福家园新图景。
(记者:韩双徽 魏妤婕 一审:陈铭 二审:朱家梅 三审:高秉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