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20多万游客宣传大别山精神 红色讲解一线,她已扎根16年
七月骄阳炙烤着红安大地,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里的掌声却像山涧清泉般响起。
台上,红色小剧《革命母亲》首演正酣——黄安城头红旗漫卷,徐大妈一身补丁褂子提着茶壶迎向队伍。得知儿牺牲噩耗,她双手剧颤失声恸哭:“儿啊,我的儿……伯山啊!”
观众席第一排,全国人大代表、纪念园讲解员程星,笔尖在卷了边的笔记本上飞快移动,记下观众眼角闪烁的泪光。
这本笔记本,陪她在红色讲解一线扎根了16年。
担任讲解员十余载,程星用1万多场讲解传播了大别山红色历史,向20多万游客宣传大别山精神,先后荣获湖北省“十佳红色旅游讲解员”,全国红色旅游故事会大赛优秀奖等奖项。
“民情本”比讲解词翻得还勤
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她总不忘在兜里带一个笔记本,想到什么就翻开记录。
2023年夏天,讲解间隙,一位外地游客擦着汗嘟囔:“将军县红安值得一来,但来一趟真够周折,转车转得头晕!”这话像根针,扎进程星耳朵里。
程星开展调研。(受访者供图)
她留了心,记游客抱怨、去红安西站踩点、跑交通局和乡村振兴局等单位问情况。
这一了解才知道:红安这个赫赫有名的将军县,城区没有通高铁。
她那本子上密密麻麻记满了:红安西站到景区50分钟车程、武汉游客抱怨大巴颠簸、转车麻烦……笔尖蘸着泥土味,很快,《关于加快推进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开工建设的建议》递了上去。
“京九高铁阜阳至黄冈段为国家高铁网‘八纵八横’主通道京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途经安徽、河南、湖北三省多个革命老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项目建设对于加强区域合作交流、推动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字字铿锵有力。
不久前,她欣喜地收到了有关单位答复:项目可研现场初测工作即将启动,老区人的“高铁梦”终于听见了铁轨的铿锵。
这本笔记本也是她的“监督哨”。
去年酷暑,她受红安县检察院邀请,在太平桥镇紫潭河村一处修路工地调研时,瞥见野草堆里半截残碑。
拨开荆棘一看,心揪紧了——这是有“大别山刘胡兰”之称的少年英烈林清芝和母亲的合葬墓,碑文漫漶,紧挨着轰隆作响的施工现场,荒草快把坟头吞没了。
“这哪行!”程星当场摸出手机拍照,本子上唰唰记下方位、破损情况。
程星和检察院工作人员开展调研。(受访者供图)
在她的督促下,红安县检察院立即与相关单位召开联席会议,共同查证文史资料、查阅相关法律法规等,针对烈士墓修缮、管护等问题进行磋商。
不过数月,紫潭河村红色主题公园正式建成并开园,冯正觉、林清芝烈士的墓碑庄严矗立。
“让文物开口讲故事,比喊口号管用”
当一些地方红色教育还停留在展板文字时,她推动纪念园打开大门,让文物“说话”。
程星正在讲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曹雯摄)
“创新方式载体,讲好党的故事,通过原汁原味学、对照榜样学等方式,深化大家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增强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为此,程星把“厉行勤俭节约”“密切联系群众”等八项规定精神的精髓融入了红色讲解中。
程星正在为游客讲解(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曹雯摄)
每当游客在纪念园内的全景多媒体体验区体验之前,程星都会去设置这样一道互动考题:“换作是你,一边是枪林弹雨,一边是生死相依的战士,你怎么选?”这问题像块热烙铁,烫得人心头一颤。
“口号式宣传像隔靴搔痒,具象的故事才能让精神扎根,让大家在历史抉择中触摸初心。”她坚信。
“总有人问,红安凭什么成为‘将军县’?”程星指着一幅黄麻起义总指挥潘忠汝的画像说:“答案就在他当年那句‘不仅要打下黄安县,还要打出全中国!’的誓言里”。
“六角钱搁现在算个啥?可老一辈的规矩就是:公家的钱,一分一厘都不能含糊!” 在红安县委党校的家风课堂上,程星捧出董必武“六角钱检讨书”的故事,复述那句“我就是人民勤务员”的朴素宣言,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
“八项规定精神里提到‘厉行勤俭节约’,这封检讨书就是活教材!” 她要求团队讲解时,绝不能把“勤务员”三个字当口号喊,得掰开了、揉碎了讲:“董老面对老乡‘你是干啥的?的提问’,他就一句大实话——‘我就是人民的勤务员’。这话的分量,得落到咱们接待游客时多问一句需求、多看一眼难处上。”
“老百姓盼的,就是我们要干的”
在程星心里,红色教育最怕“一阵风”。
她琢磨着,得让学习者“扎”进红土地的烟火气里。
“红安精神里‘朴诚勇毅’的硬骨头,和八项规定要求的‘艰苦奋斗’‘联系群众’等内容血脉相通。”程星和同事们深入红安多个美丽乡村教育基地,参加体验“三同教学”,探索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密码。
观音阁村的傍晚,炊烟袅袅。学员们散坐在村支书秦秋平家的小院里乘凉,捧着饭碗串门。这家夹一筷子腊肉,那家尝一口鲜菜。
老秦端出一簸箕自炒的花生,嗓门敞亮:“这几年红色旅游一火,来咱村的人可不少!学烈士事迹,跟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咧!”
这方浸透热血的土地,村里人都知道:55位烈士埋骨青山,纪念碑肃立,秦光远将军的故居静默无言。
如今,诵读泛黄的家书、哼唱当年的红军歌谣、瞻仰肃穆的纪念碑,再吃顿农家饭、住进乡亲的屋——这些,早成了观音阁村天天见的景儿。
“盼着更多乡亲搭上这趟车,把咱红安的红色家底,实实在在变成家门口的好光景!”程星望着院里的热闹,眼里泛起亮光。
这股热乎气儿,被她带到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参加全国两会时,程星把红安这份用“泥土”和“脚印”攒出来的经验,细细分享给来自天南地北革命老区的代表委员:“红色旅游这把‘金钥匙’,得攥紧了,打开老区振兴的大门!”
为了让星火燎原,她和同事还把流动的红色讲堂设到中小学校园,形成“阵地式”讲解。更点燃了一支由“95后”“00后”组成的青春火把——青年红色演艺宣讲团。这群年轻人,用脆生生的嗓门讲滚烫的故事,把《张行静和一本书》这样的英烈传奇,演成了让孩子们悄悄抹泪的小剧。
在这片滚烫的沃土上,程星用一双沾泥的脚、一本磨毛的笔记、一片滚烫的心,把它们一针一线缝进了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