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权威期刊《自然·通讯》刊载 湖北解锁大麦籽粒代谢调控基因密码

长江云新闻  2025-07-18 09:38:45
分享到:

今天(7月18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了解到,国际权威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一项关于大麦籽粒代谢调控的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由湖北省农科院粮作所麦类育种团队与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联合完成,成功构建了大麦籽粒发育的全局代谢调控网络,系统揭示了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机制及籽粒颜色分化的遗传奥秘,为大麦营养品质改良和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关键理论支撑与基因资源。

大麦作为全球广泛种植的 “多元化作物”,不仅是粮食、饲料的重要来源,更因籽粒中富含黄酮类、维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在营养保健、酿造加工等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其中,青藏高主要粮食作物青稞(裸大麦)因高黄酮含量,在降低慢性疾病风险方面功效显著,而彩色大麦因具有更高的生物活性成分而备受市场关注。但长期以来,由于大麦籽粒发育过程中代谢物积累规律及遗传调控机制尚未被完全解析,限制了人们对其营养品质的精准改良。这项工作针对此问题开展深入研究,不仅阐明了大麦籽粒代谢的动态调控规律,更解析了从基因到性状的完整传递路径。此研究成果已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对推动我国大麦产业向高附加值方向发展、助力粮食营养健康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共同通讯作者省农科院粮作所孙龙清博士向长江云新闻记者表示,“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目前,粮作所麦类育种团队正大力开展功能大麦新品种选育攻关,已培育出墨麦425、鄂稞蓝513等具有重要营养价值的彩色大麦和青稞新品种,检测结果表明它们富含儿茶素、麦黄酮衍生物、金圣草黄素等黄酮类活性成分,可用于制作多种多样的特色大麦食品,如黑大麦仁、黑大麦面条、包子、黑大麦茶,特别是黑大麦仁,和米一起煮饭熬粥,口感Q弹,营养健康,团队为推动功能大麦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们由“吃得好”向“吃得健康”转变,正不断努力,不断开拓创新。未来,研发人员希望大麦青稞能走上更多人的餐桌、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人们健康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的“食”尚达人。

(长江云新闻记者 张项青 通讯员 谢娅)

责任编辑 骆璟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