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孝感孝昌:弘扬大别山精神 赋能高质量发展

云上孝昌  2025-07-17 18:20:55
分享到:

从20世纪20年代的烽火岁月,到新时代的振兴征程,作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昌县传承弘扬大别山精神,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将革命精神转化为发展动力,以红色资源为纽带,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探索出一条“红绿融合、文旅兴县”的特色发展之路,推动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红色基因激发奋进力量

“少年强则国强,革命是最好的教科书。带着孩子来沉浸式的参观学习,可以在孩子心里种下爱国的种子。”游客罗慧琳说。

随着暑假的到来,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保护发展中心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锈迹斑斑的革命武器、泛黄的旧书信、黑白的老照片,一件件珍贵文物、一段段历史影像,生动重现了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征程,让游客们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烽火连天的革命年代。

孝昌经济开发区牌坊社区原为孝感县花园镇孙家畈西湾,1949年5月20日,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湖北军区在花园镇孙家畈宣告成立。近年来,孝昌对孙家畈革命旧址进行了整体修缮,打造红色文化教育基地。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保护发展中心以“新湖北从这里走来”为主题,通过图板、文物展柜、多媒体互动展示历史背景,复原了新湖北党政军机关成立大会等代表性历史场景。孙家畈革命旧址作为全国保存较完整的省级党政军办公旧址,承载着湖北人民的红色记忆。

孝昌在孙家畈革命旧址附近开展七里湖环境整治,同步建设滨湖休闲公园、文化体育中心及红色文化公园,打造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生态系统,呈现出岸绿、水清、景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居民休闲健身的热门打卡地,为孝昌放大区位优势、释放生态红利、展现文化魅力、提升综合发展实力创造了条件,有效带动工业、农业和商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经济联动效应。

红色旅游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通过陈列的旧物和老师的讲述,让我身临其境般感受到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我将把革命先辈的精神化作学习动力,用知识武装自己,为祖国的明天添砖加瓦。”孝昌县小悟乡险峰中学八年级学生项子笑说。

在孝昌县小悟乡项庙村抗大十分校革命旧址,来自险峰中学的30余名学生们满怀热忱感悟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被先辈们为了理想信念自强不息、坚持奋斗的革命精神所打动,红色基因在青春的血脉中澎湃传承。

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十分校于1943年8月在孝昌县小悟乡项庙村开办,时任新四军第五师师长李先念兼任校长。在这里培养了5000余名军政骨干,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002年11月,抗大十分校革命旧址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小悟乡项庙村被评为全国第三批红色美丽村庄。如今,修缮一新的陈列馆每年吸引超8万人次慕名前来。

一条匠心打造的红色旅游环线,将大悟山风电观景台的壮美、项庙特色民宿集群的温馨、田堂村猕猴桃园的果甜、笔架村高山茶园的茶香,与众多红色景点巧妙串联。

生态经济绘就“红绿交融”新画卷

“我们要把先辈的红色精神转化为发展动能,让乡亲们在家门口过上好日子!”仲夏时节,漫步孝昌县观音湖旅游区金盆湖村旅游公路可以看到,路两旁千亩桃园硕果累累,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乡村画卷徐徐铺展,宽阔整洁的柏油路直通刘震将军纪念馆。

1951年3月,志愿军空军领导机构正式组建,刘震临危受命,担任司令员。短短三天内,他就指挥空军第四师击落美机26架、击伤8架,毛主席看到战报后,欣然写下“空四师奋勇作战,甚好甚慰”的批示。

近年来,刘震将军纪念馆通过“红色小课堂”“重走长征路”等特色活动,将红色精神转化为干群的内生动力,累计开展教育活动9300余场次,接待省内外参观者近100万人次。

纪念馆已收藏180件文物、6套文献、24块展板和52幅图片,还创新推出情景体验、党史知识问答、“AR+VR”沉浸式游览等互动形式,成为孝感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史教育基地和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

金盆湖村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创业,探索出“党支部+合作社+市场主体+农户”的“四权受益”发展模式,让投资人、村集体、土地所有人和村民共同进行分红,红色资源不仅带来了人气,更成为产业发展的精神引擎。如今的金盆湖村,春赏花海、夏品鲜果、秋玩越野、冬享农趣,四季皆有看点。

特色产业托起革命老区“致富梦”

“红色磨山作为大别山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环,对丰富大别山精神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前辈们的战略智慧、团结一心与坚定信念,正是我们最需要的精神指引。”王店镇年轻干部乐露露说。

日前,孝昌县王店镇中原突围磨山纪念馆里热闹非凡,一场以“弘扬三大精神,凝聚支点力量”为主题的宣讲活动正在这里举行,从大别山精神的坚定信念、胸怀全局,到抗洪精神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再到抗疫精神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感人故事,讲解员向镇村干部、党员群众娓娓道来。

革命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和李先念部队曾在磨山留下了光辉的足迹,大家驻足凝视,认真聆听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

近年来,磨山村以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为契机,大力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建设,让“红色精神”引领助力乡村振兴。磨山村先后获评“省级绿色示范村”“全省最具影响力的美丽乡村”称号。

磨山村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在占地10余亩的密林里,建成“磨山红国防教育基地”,让游客在游玩中感悟革命精神,实现“寓教于游”。此外,在一旁的森林茶吧休闲区,游客们可以品尝当地特色茶饮、选购农产品,这波旅游热潮还带动了周边农家乐、民宿的生意。

“红廉法相融” 绘就乡村文化底色

日前,在孝昌县卫店镇“小夏说法”调解室里,派出所所长王新刚正用卫祖圣“三问法”调解纠纷,这种将红色基因融入基层治理的创新,让百年党支部焕发新生。

卫店镇彭店村刘家营,是孝昌县境内第一个党支部和第一个农民协会的发祥地。革命先烈卫祖圣在这里创建支部,创办农民协会,发动武装斗争,为党和革命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卫店镇红色文化十分醇厚,是许金彪、卫祖圣、乐继韶等革命先辈的故乡,湖北抗日游击大队从这里走出。该镇通过修缮烈士故居、修旧如旧改造建筑外立面、升级烈士纪念园、建烈士纪念馆,精心打造红色革命旧址。

在刘家营革命旧址的数字展馆,VR技术重现了当年护路斗争场景:游客佩戴设备即可化身农协会员,体验用扁担挑翻敌军铁轨的震撼。近年来,这里不仅是孝昌县党校培训、中小学生研学的红色教育基地,还成为孝昌广大干部群众致敬革命英雄、传承红色血脉的热门打卡地。

卫店镇将红色文化与清廉建设、法治文化等本地资源有机结合,将传统与现代、法治与清廉元素融为一体,吸引一批“五老”、新乡贤以及“五有人士”主动加入村级治理和建设中,开展人居环境评比和“四好一美”先进典型评选等各类活动,推动形成崇德向善、勤俭持家、孝悌和睦、敬老尊贤、风清气正的良好风尚,以红色文化赋能乡村全面振兴。

从新湖北党政军诞生地保护发展中心到中原突围磨山纪念馆,从刘震将军纪念馆到抗大十分校旧址,从红色旅游到生态经济,从产业振兴到文化传承,孝昌县的红色地标串珠成链,转化发展优势,走出一条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新路径。孝昌秉持“让红色文化‘活’起来,让绿色发展‘强’起来”的理念,打造红色研学、历史文化等多条旅游精品线路,年接待游客11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51.5亿元。

孝昌将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为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作出新贡献,书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

记者:彭扬

通讯员:叶雅琪 武雪

一审:刘金兮

二审:黄一阳

三审:李文莉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