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云端锐评|找人工客服,咋这么难?

长江云新闻  2025-07-17 17:01:39
分享到:

找个人工客服,有多难?

据新华社7月15日报道,北京市民小张想沟通一个售后问题,与智能客服对话三四页,却一直收到“您当前的诉求是什么”之类的回复,直到愤怒地说了句“你有病吗?”人工客服才现身。

类似经历引发网友共鸣:“以前找人工客服是‘大海捞针’,现在是‘迷宫寻宝’”“智能客服答非所问,解决问题全靠‘玄学’”“智能客服简直是平台的‘防火墙’!”……

新华社记者实测京东、优酷、饿了么等10多个App,都没有设置一键转接人工客服选项,甚至输入近10次“转人工”都接不通。答非所问、找不到人工客服……技术创新为何没能带来服务体验的提升?

有报道说,平台对商家回复时长考核严格,不少商家不得不将目光投向智能客服。从成本上来看,人工客服月薪约4000元,而智能客服仅需数百元,商家为压缩成本当然更是选择智能客服。还有些小商家出于节约成本的考量,往往会选择价格更加低廉但能力较弱的智能客服。这样一来,人工智能沦为 “人工智障”就更是不能避免了。

然而,技术再先进,服务的对象说到底还是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人工客服“躲猫猫”等现象,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求偿权等多方面权益。

另外,智能客服与人工客服不该是“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让AI先解决80%的标准化问题,剩下20%转人工,既省成本又不降低服务体验,既有技术创新,又有服务温度,如此,方能促进形成服务效能提升和大众感受良好的双赢局面。

撰  稿:王雨湄

编  审:康耀方 李桓 邹敏

实习生:毛盛艺

责任编辑 王雨湄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