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飘香富山乡——咸宁通城中药材产业让金山变“金山”
夏日的咸宁市通城县马港镇金山村,层峦叠翠间弥漫着淡淡药香。湖北康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裕丰生态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基地里,村民们正麻利地分拣着刚采收的乌红天麻,饱满的块茎在阳光下泛着琥珀般的光泽。
“今年天麻亩产突破7000斤,订单已经排到年底!”合作社总经理何敏擦着汗笑道。这片海拔800余米的高寒山区,正因中药材产业的蓬勃发展焕发新生。
穷山沟挖出“药宝盆”
金山村曾是典型的穷山村:山高路陡、土地贫瘠,村民困在金山上讨饭吃,年轻人纷纷外出务工。转机出现在2015年,返乡能人何敏在考察时发现,村里的沙质土壤和昼夜温差大的气候,竟是种植天麻、玉竹、黄精等道地药材的“天然温床”。他毅然流转1600亩荒山,带领村民开荒种药,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合作模式,以玉竹、天麻、贝母、黄精、三七、黄柏等林上与林下药材套种。
创业之初,技术短板让何敏吃了苦头。“第一年种贝母,因不懂土壤消毒,烂根率近三成。”他辗转联系上湖北省农科院中药材研究所,专家现场把脉后开出“药方”:采用黄柏与七叶一枝花立体套种,既保持水土又提升药效。
2016年,基地天麻经检测合格率超90%,达到仿野生标准,价格翻了两番。 2017年,健全的技术管理及超前的林上与林下、立体循环套种模式,基地获评“全国特色中药材种植基地”“咸宁市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等称号。至2021年,基地种植面积达到了1800余亩。
科技赋能“点药成金”
在湖北康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加工车间,新研发的“香茗本草”养生茶正打包发往上海。“这是湖北中医药大学卢教授团队200多次试验的成果。”脸上泛着光的何敏介绍,合作社与多家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将天麻、黄精等精深加工成代用茶、即食膏方,附加值提高5倍以上。2021年,基地乌红天麻良种繁育成功,带动周边乡镇推广种植3000余亩。
产业链上“百药香飘”
“土地入股有分红,务工每天120元,年底还有效益奖!”脱贫户李建国算着账,脸上笑出褶子。合作社创新“三包一保”模式:包种苗、包技术、包回收,保底价收购,吸引25户村民加盟创业。村里还联合建起电商中心,主播云上卖货,一款天麻蜜片创下日销2000单纪录。
漫步金山村,药田绵延至山巅,林下套种的黄精泛着新绿。何敏指着规划图说:“明年将打造药膳民宿和研学基地,让游客体验从采药到制药的全过程。”如今,这条融合种植、加工、文旅的产业链年产值逾千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增收。
朝阳下,湖北康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药材烘干机的轰鸣声与村民的笑声在山谷回荡。昔日的荒山秃岭,如今真正成了“金山银山”。正如基地门口那幅标语所写:“一把草药一份心,共同熬制幸福汤。”在这幅乡村振兴的画卷上,中药材正描绘着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通讯员 刘建平 李浩 编辑 胡文婷
一审:胡文婷
二审:吴 雷
三审:皮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