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十堰房县:青峰山下清泉流淌 马栏河畔筑梦幸福

云上房县  2025-07-16 15:54:49
分享到:

“鸟鸣山翠里,人语水声间”。炎炎夏日,十堰市房县马栏河畔青峰大裂谷漂流景区内风景秀丽、游人如织,游客们在这里玩水嬉戏、避暑纳凉,俨然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幸福图景。

马栏河在房县县城汇聚,一路向东,来到著名的“青峰断裂带”所在地青峰镇,在这里古老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河流保护和经济发展相辅相成。马栏河犹如一条玉带环绕集镇,为两岸居民带来了水的滋润,也带来了3.6万人民的安居乐业。近年来,青峰镇依托良好的生态本底,大力发展烟、茶、菌等特色农业,青峰大裂谷景区火爆出圈,生动诠释了“文明河流”赋能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先后获得省级文明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镇、省级信访维稳先进集体、全国卫生镇、全国文明镇等荣誉。

护水有章,片区党委凝聚共治合力

创新“片区党委”党建联建机制,紧紧将4个片区拧成文明创建共同体,通过召开“文明河流”议事会,凝聚共识,有效破解跨域治理难题,打通“镇村联动、干群联创”治理脉络。2024年以来,压实镇村31名河长职责,组织开展巡河1000余次,整改侵占河道问题13个,清理河道垃圾41处,劝导河道放牧11人次。强化宣传引导,组织党员干部结合“户户走到”工作,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宣讲,带动全民参与“清洁房县”和“村庄清洁日”活动,引导群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精心培育65名“百姓名嘴”,挖掘“文明河流”生活故事,编排表演快板、“三句半”、方言小品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寓教于乐,让护水理念深入人心。

碧水筑基,生态修复实现水清河畅

“点”上发力,选定马栏河青峰段支流刘家河作为生态治理突破口。启动“生态赋能”工程,实施“以堤代路”改造,筑起6级生态挡沙坝,同步推进河道清淤、净水增绿等措施,彻底解决其年久失修、汛期成灾的问题。生态治理不仅根除了水患,还新增耕地50亩,促进该村扩大中药材种植规模,实现村集体年均增收15万元、70余户村民家门口就业的经济价值,昔日的“隐患河”逐步变成现在的生态河、幸福河。“面”上铺开,常态化推进河道治理,严格落实全域禁渔,建成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座、垃圾中转站1处及垃圾池150余个,有力防治水污染、改善水环境、修复水生态,保障了马栏河河道水清河畅。

兴水富民,绿色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生态农业借水发力,持续巩固10000亩烟叶、8000亩茶园、500万袋食用菌优势,大力发展黄精、天麻等林下中药材种植1000亩,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旅游因水而兴,依托青峰大裂谷景区,举办漂流节、泼水节、摄影展、短视频创作大赛等活动,打造武当青峰侠漂流“硬核”品牌,“玩漂流、赏瀑布、喝啤酒”的旅游IP口口相传,青峰大裂谷景区入选湖北十大漂流目的地,跻身房县东部首个3A级景区。村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扩大,青峰街至龙王沟整条线7个村1500余户群众,通过经营农家乐或民宿、售卖农产品、景区务工、流转土地等途径吃上“旅游饭”,旅游综合效益日益凸显。2024年,累计接待游客10万余人次,门票收入450万元,综合收入980万元。

傍水筑梦,文明生态滋养幸福生活

青峰镇将持续开展马栏河支流刘家河流域水污染专项整治行动,确保马栏河断面水质持续稳定达标。加快推进库容32万立方米的东西店村王母沟水库建设,为区域水资源调蓄与生态安全增添重要屏障。着力盘活青峰大裂谷景区资产,借助金融融资,对景区娱乐项目、游客服务中心、民宿等进行提档升级,新建“世界青峰大裂谷地质博物馆”,规划建设旅游公厕、生态小型停车场等配套设施,争创4A级景区。抢抓林下经济政策红利,大力发展黄精、天麻、木本油料等林业经济,建设标准化示范基地,延伸精深加工链条,提升产品附加值。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群众增收致富,让绿水青山持续释放富民效益。

通讯员 徐梦蔚 郑家旺

一审:黎娟

二审:程艳

三审:龚成龙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