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走“红”的乡村丨枝江市徐家嘴村:花屋忆先烈 花路酿振兴

垄上行  2025-07-16 15:02:25
分享到:

湖北省宜昌枝江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是一个闪耀着革命星火的地方。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以后,共产党员段德昌、周逸群等受组织委派,来到枝江玛瑙河地区,发展党组织,先后建立中共徐家花屋、蔡家嘴、董家冲等七个支部。1928年至1932年,在党组织的发动、领导下,玛瑙河流域爆发了声势浩大、连绵起伏的农民运动,逐步形成以徐家花屋为中心的安福寺苏区,坚持武装斗争达五年之久,成为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天,这段在徐家花屋留下的珍贵“红色记忆”,正指引着徐家嘴村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用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将先烈们为之奋斗的图景一一变为现实。

走进枝江市安福寺镇徐家嘴村,记者发现这是一座被鲜花和橘园簇拥的乡村,整洁美观的民宿,漫山累累的果木,仿佛都在述说着村庄如今的美丽与富饶。

而在村庄东北方徐家嘴村三组的岗地上,一幢青瓦土墙的老房子与革命遗址纪念碑毗邻而立。徐家嘴村后备干部汪晓巍告诉记者,这就是徐家花屋。20世纪20年代,徐家五兄弟,共20多口人曾生活于此。据徐家花屋的后人回忆,花屋迄今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汪晓巍领着记者走到徐家花屋裸露出的一段砖墙前——原来,几经焚毁、破坏的徐家花屋最终只留下了一小段残墙,如今世人所见的徐家花屋是在这段残墙的基础上重新修建的。

1927年,党的“八七会议”后,共产党员段德昌、周逸群等先后来到枝江玛瑙河地区,以徐家花屋为中心,发动农民运动。当年5月,中共鄂西特委在徐家花屋组建中共松(滋)枝(江)宜(都)县委,逐步形成了安福寺苏区。

1927年到1928年,枝江及周边区域遭遇罕见干旱,持续2年。很多地方粮食歉收、绝收,老百姓的生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然而,在天灾面前,地主阶级却毫无怜悯之心,租子不降反升。一时间,饥民遍布山野,逃荒者成群而行。

在中共松枝宜县委、中共安福寺区委的领导下,玛瑙河地区党组织先后四次组织饥民暴动,以“割绑绊、掀驮子”“吃大户”“掰苞谷”等形式开展武装斗争,枝江、当阳、宜都、松滋、宜昌等地饥民纷纷响应,掀起了声势浩大的革命风暴,参与人数达5万余人。

如火如荼的饥民运动,为人民军队和根据地建设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1932年3月,宜都、枝江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枝宜革命委员会在徐家花屋成立。枝宜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以安福寺地区为中心,包括枝江、松滋、宜昌、当阳部分地区的枝宜江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

然而,革命斗争很快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镇压,数百名共产党人、农运骨干惨遭杀害,徐家花屋的门前洒满了烈士的鲜血。作为中共宜都县委、松枝宜县委、枝宜县委机关所在地的徐家花屋,也被国民党反动派付之一炬,党组织转入地下开展工作。据老一辈人回忆,大火烧了七天七夜,30多间房屋被烧毁。

从1927年到1932年,徐家花屋见证了松枝宜地区红色革命的历程。连天的大火并没有将徐家花屋彻底焚毁,那一段经过烈火淬炼的青砖墙壁如同烈士的革命精神一样屹立在历史洪流中,守望着革命的胜利。

硝烟散去,鲜花盛开。2009年,枝江市安福寺镇在徐家花屋旧址修建了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并在遗址旁建立起一座革命遗址纪念碑,将这段峥嵘的红色记忆永远镌刻在天地之间。

徐家嘴村一组与徐家花屋隔着一条玛瑙河,这里有七户人家是从徐家花屋旧址整体搬迁来的。69岁的徐家后人徐廷义正在收拾庭院。他告诉记者,20世纪70年代时,家里人想拆掉仅剩的徐家花屋残墙,腾出空间建新房,是他的母亲坚持留下了老屋旧址。

“我们想把老屋拆了起楼房,但母亲说,那是老根据地留下的最后印记,不能拆。所以,就一直保留着那段墙和地基,我们在另一边起的屋。”

步入纪念园,徐家花园革命遗址纪念碑碑体总高8.7米,蕴含着党的“八七”会议开展武装斗争之意,碑体的正面是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碑的题名,碑体背面为碑记,基座是革命火炬造型,基座正面为汉白玉浮雕“1928·玛瑙河风暴”,展现了当时农民运动的“宣传发动”“革命暴动”“烽火涌动”三大主题。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徐家花屋的革命精神指引着徐家嘴村人不忘初心、接续奋斗。近年来,徐家嘴村找准老区村定位,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积极争取、筹措资金投入建设,依托徐家花屋“党史学习教育基地”,紧抓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的机遇,打造红色教育研学基地。徐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孟菊告诉记者,徐家嘴村现在是宜昌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已成为“打卡红色宜昌”的精品路线之一。

红色赋能,产业振兴。据孟菊介绍,目前,徐家花屋革命遗址纪念园已与相邻的东方年华农耕文化游乐园以及安福寺食品工业园串点成线,逐步形成旅游、采摘、党史学习教育一体化的红绿融合旅游线路。同时,徐家嘴村村“两委”还牵头成立了市场经营主体,以“公司+基地+集体+农户”的模式,带动农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农家乐,实现村强民富。

在通往徐家花屋的柏油路两旁,种满了各种鲜花,花儿们在雨后悄然绽放。来徐家花屋参观的人们都说,这条花路很美。而徐家嘴村党支部书记孟菊说,未来,要以更坚实的乡村振兴步伐,将先烈们为之奋斗的图景一一变为现实。

部分图片由枝江市融媒体中心提供

记   者 | 傅月昊

通讯员 | 毛晓娜 石   青   李贤

编   辑 | 王   芳 李佳薇(实习生)

编   审 | 仇红月

监   制 | 肖   鹏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