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明天开启 | 新闻特写:争渡长江 生生不息
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将于明天早上8点开幕。50载激流勇进,每一位亲历者都是这段历史的书写者,一起去认识他们。
下午五点,来到江边,一个猛子扎进水里,来一场痛快的畅游,这是武汉人李亚平的日常。
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选手 李亚平:长江边长大的,我们每天都在这,基本上是五点半到九点,游泳确实是我一辈子的爱好。
从李亚平珍藏的黑白照片里,我们认识了他的热爱。那是1976年的盛夏,为纪念毛泽东主席畅游长江,武汉举办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横渡长江活动。那年才9岁的李亚平,凭借出色的游泳天赋,报上了名,可是却遭到了家人的强烈反对。
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选手 李亚平:(家里人说)你这么小怎么去横渡长江?(我说)毛主席那么大年龄都在长江游,他能游我们为什么不能游呢。
就这样,小小年纪的他,一举成功横渡。长大了,横渡长江的执念转化为守护长江的深情。李亚平是长江救援队的一员,暑期防溺水,他和队友们一天巡逻上10公里,守护着人们的安危。
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选手 李亚平:毛主席曾经有一句话是说,不怕困难,坚持就是胜利。真的是他鼓舞着我们才能够这样坚持下来。
陈建辉也是一名成功横渡长江的人。他珍藏着一顶1993年渡江节的泳帽。那一年的横渡,水情特别复杂,最高流速达到每秒2.75米,可谓惊心动魄。
第50届武汉7·16渡江节选手 陈建辉:没想到到了真正渡江的时候,风浪还有这么大,把整个人,甚至人头都扑到里面去了,技巧、勇气和节奏,就这样抢过来,会有一些精神,刻到江城人的骨子里面了,不怕困难,敢于拼命拼搏。
50载激流勇进,渡江节见证着时代变迁与城市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武装泅渡和飒爽的娘子军方队出现,渡江节首次展现军人英姿;1992年,企业条幅首次亮相方队......如今,走向世界的渡江节,加速带动全民参与,成为这座城市永远年轻、澎湃不息的心跳。
武汉市民 陈先生:今年75岁了,渡江没有一千次也有八百次,开心、有气概,真是永不放弃的。
武汉市民 沈先生:我的儿子,我的孙女,要他们继续像这样,跟着我们一起(横渡)。
武汉市民 周女士:游下去,直到游不动。
(长江云新闻记者 杜瑞雪 孙勇 林中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