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做好“一块砖” 哪里需要哪里搬 这是青年干部该有的模样
从暑期爱心托管班解决留守儿童看护难题,到主动协调企业项目推进中的矛盾纠纷,在黄石市阳新县 陶港镇,一场干部素质提升行动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为民服务成果。
今年暑假,陶港镇朱应村的爱心托管班如期开班,为村里留守儿童提供作业辅导和安全看护。
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朱应村村民 朱中健:每天在家里面都是玩玩手机,有的时候,下午就是骑个自行车到处乱跑,我们村旁边水域也蛮多的,这样子安全隐患问题解决了。
然而,这个托管班的开班并不顺利。镇干部在今年6月中旬调研时发现,村里计划开设的托管班面临师资短缺的难题,于是,通过多个渠道帮忙寻找志愿者,但是因为朱应村比较偏远,交通不便,村里的大学生都找到了暑假工,眼看开班在即,师资问题仍未解决。
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团委副书记 刘志:恰逢小舅子大二放暑假,我和老婆便一起劝说他来当志愿者老师,最后他同意了。
通过这样的方式,团县委驻村第一书记汤鹏也积极行动起来,动员自己的表弟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共同承担起教学任务,由此也妥善解决了爱心托管班的师资难题。当下,未成年人防溺水工作是各地的工作重点,陶港镇程法村一处水塘的改造工程自今年五月启动以来,进度缓慢,恰逢学生暑期返乡,安全隐患愈发凸显。
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党政办主任 余云祥:当时发现这个问题之后,立即组织村里和这个项目施工方,第一时间让他们先把这个警戒线给拉起来,在三天之内把这个道路铺设好,不给群众出行造成困扰。
这些青年干部不仅用心服务好群众,在助力镇上重点项目发展时同样全力以赴。他们组建 “一对一服务专班”,建立“协调会+走访”机制,积极为企业破解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难题与卡点。在仙牛山矿区项目中,专班历时3个月,通过6轮协商,运用法治思维和协商技巧,成功化解一场矛盾纠纷。
黄石市阳新县仙牛山绿色建材项目工程部部长 杨新林:因为我们的矿山涉及到四个村组,老百姓也比较多,所以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一些什么林地纠纷(之类)。
黄石市阳新县陶港镇工会主席、重点项目办副主任 李陆锋:我们利用晚饭过后的时间,与群众、村民展开面对面座谈。
目前,陶港镇35岁及以下的年轻干部有25人,占全镇干部的80%以上,已成为服务当地群众与企业的重要力量。今年以来,镇党委持续推动干部从“被动应付”向“主动担当”转变。通过“大走访、大调研”累计摸排矛盾163起,截至目前,已化解156起,化解率为95.7%。
(长江云新闻记者 黄宁 韦贤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