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监督进行时 | 咸宁通城:巡察唤醒“沉睡”的“幸福食堂”
“吃饭”这件小事看似简单,但对于高龄的空巢老人、孤寡老人来说却是一件“大难事”。为了帮助他们解决“吃饭”问题,通城县委巡察办坚持为民导向,通过有效举措,让“沉睡”的“幸福食堂”重启幸福味道。
烈日当空,热浪来袭,在通城县隽水镇旭红社区幸福食堂,老人们三五成群坐在凉爽的屋内一起用餐聊天,一派安逸舒心的景象。
咸宁通城县居民 邱先生:每天4菜一汤,价廉物美。
可谁能想到,去年8月以前,这里还是大门紧闭、冷冷清清,老人用餐问题成了辖区居民的一件烦心事。转变要从一次巡察说起。
咸宁通城县委巡察办第四巡察组干部 张炯:按照通城县委巡察总体安排,我们对隽水镇旭红社区开展常规巡察。在入户走访时,社区不少居民反映幸福食堂长时间“闭门谢客”,周边高龄留守和孤寡独居的老人日常用餐十分不便。
幸福食堂是老人用餐问题的重要民生设施,为何建而不用呢?带着疑问,巡察组当即前往旭红社区了解情况。
咸宁通城县委巡察办第四巡察组干部 张炯:我们了解到,幸福食堂是2019年依托县居家养老服务民生工程建设而成,但运营以来因社区管理不到位、居民需求不集中等原因,经营效益不佳,最终只能“关门”。
在巡察组的监督推动下,隽水镇和旭红社区采取社企共建、资源共享的方式,引入第三方服务力量,为其减免场地租金;鼓励创新线上预约团餐、外卖送餐等服务模式,扩大用餐对象范围;助力开展职工专业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咸宁通城县隽水镇旭红社区党支部副书记 黎燕辉:我们还成立了由社区、食堂、居民代表组成的食堂理事会,对食堂的食品安全、价格调整、服务质量等进行常态监督,保证老人们吃得健康安心。
通过“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个人付一点”的优惠方式,辖区老年人只需花6-10元,就可以享受到丰富、营养的餐食。
咸宁通城县委巡察办副主任 黎正花:坚持为民惠民,推动各项民生政策落实落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太刚 咸宁台 张耀 金婷 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