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摘金记”→
从老旧小区“焕新记”
到口袋公园“生长记”
从“志愿红”到“文明潮”
黄石这座以矿冶闻名的城市
正用“文明+”模式解锁幸福密码
13年摘“金”记 的实践证明:
文明从来不是抽象概念
而是一张张百姓笑脸和城市血脉中的温度
将“文明”刻进骨子里的黄石
正用文明接力赛
续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温暖叙事
“民生清单”就是“幸福账单”!
在黄石
35万份百姓诉求
化作一本本实实在在的“幸福存折”
98.6%的超高满意率
是这座城市交出的暖心答卷
累计完成城镇老旧小区改造83个
增加文体休闲设施12480平方米
惠及居民34455户
新建或改造口袋公园12个
全年新增绿地面积74.69公顷
……
黄石用一砖一瓦、一草一木
把“文明”写进百姓的日常生活里
推开门,是焕然一新的家园
抬起头,是触手可及的星辰
这温度,看得见,摸得着!
谁说英雄只在远方?
黄石的星空,由凡人点亮!
看!吕东大叔化身“玩偶雷锋”
十年千场宣讲
把志愿精神“种”进校园
于文英阿姨18年如一日
成了40位老人的“亲闺女”
安达路、湖滨路、未苏湾
陌生人伸出援手的身影铸就生命防线
“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老虎头小学
文明积分的激励措施
让文明浸润心灵 “虎娃”茁壮成长
劲牌慈善阳光班
助力一批批的孩子圆梦大学
……
一个榜样,就是一束光
千万束光,便汇成文明的星河
2024年
黄石入围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1人
推出“中国好人”2人
“湖北好人”5人
湖北省“新时代好少年”2人
小城大爱,弦歌不断
“好人就在身边”不是口号
是街头巷尾最动人的风景
文明也能“积分”?还能“赶集”?
黄石玩出了新花样!
走进石榴园社区实践站
卷纸、洗衣粉、洗手液等生活日用品
文明积分兑换区域人气爆棚
健身房、书法室、四点半课堂……
让居民在家门口感受文明实践的便利和幸福
西塞山区把实践中心“搬”进美食街
“公益+商业”
让老街烟火气里飘出阵阵书香
社区“能人”摆起“文明集市”
义诊、磨刀、义卖送到家门口
……
文明实践不再“高大上”
而是融入柴米油盐
变成百姓“想来、爱来、常来”的快乐老家
精准滴灌,润物无声!
文明之花,城乡同芳!
城市里,老旧小区蝶变温馨港湾
红色热土王英镇
党员干部化身景区“店小二”
曹家晚村聚焦“一老一小”
“红绿融合”绘就新画卷
贵湾村的香椿产业园
香了产业,更醇了乡风
……
从“一处美”到“全域美”
从“环境好”到“生活乐”
黄石的文明版图,没有盲区
乡村振兴路上,文明是那抹最亮的底色!
今年5月23日
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
市委书记郄英才代表黄石赴北京
接过“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这一金字招牌
消息传回黄石,全城沸腾
“金字招牌”不是终点
而是幸福新起点!
黄石人深知
文明创建是场“永不落幕”的接力赛
如何让幸福永驻?
答案就是:
变“创建力”为“永动力”!
把“文明+”锻造成核心引擎:
+治理: 硬件改造与精细管理、素养提升同频共振,让城市“筋骨强”且“有温度”。
+参与: 升级“积分”“能人”模式,让志愿红成为流动风景,聚微光成燎原之火。
+发展: 深挖工业遗产、红色基因,让文明滋养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精神富足驱动发展。
听!幸福在敲门的声音
是老旧小区改造的叮咚!
是口袋公园孩子的欢笑!
是志愿者们步履的匆匆!
黄石用行动证明
文明不是抽象符号
而是百姓脸上绽放的笑容
是城市血脉流淌的温度
这场文明的幸福接力
黄石,永不止步!
永续文明薪火
鄂东评
当下,“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正辉映着黄石。
这是一份属于全体黄石人的荣光,更是一份“建设人民城市”永恒考卷的再起笔。
站在新起点,唯有将“文明+”模式锻造成永续发展的引擎,方能真正铸就城市之魂,让幸福永驻。
要深化“文明+治理”,变“创建机制”为“长效动能”。高位推进、尽锐出战的宝贵经验,须转化为常态制度。城市“塑形”、文明培育亦需久久为功——老旧小区改造、口袋公园增绿、线缆整治等硬件提升,必须与精细化管理、市民文明素养的“软件升级”同频共振。让城市温度渗透每一个角落,方使文明高度可感可触。
要拓展“文明+参与”,聚“满天星斗”为“燎原之火”。吕东的千场宣讲、于文英的孝老善行、“安达路”救人群体……凡人微光已点亮黄石星空。未来需更广搭平台,升级“文明积分”“能人志愿者”等模式,使凡人善举获得更可持续的激励与传播,让文明实践阵地真正成为群众想来、爱来、常来的精神家园。当志愿红成为城市流动的风景,文明就有了最坚实的根基。
要融合“文明+发展”,赋“红色沃土”以“时代新彩”。王英镇的红色基因、曹家晚村的“一红一绿”实践,启示我们:文明创建需深植本土文脉,与高质量发展同向而行。贵湾村“香椿示范产业园”的产业兴、乡风淳之路,正是文明与乡村振兴融合的典范。我们仍需深挖黄石工业遗产、红色资源等独特优势,将文明滋养融入产业升级、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的脉络,让精神富足成为驱动发展的深层动力。
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文明如火,光耀未来。
黄石当以归零心态再出发,让文明的薪火在长效治理中不熄,在全民参与中炽热,在与城市发展的深度融合中生生不息——如此,方能为中国式现代化黄石篇章,写下最温暖厚重的幸福注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