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三大精神讲解员丨贡幸龄:为民逆行 “甘”之如饴
【开栏的话】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三大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湖北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需要广泛凝聚的强大动能。
长江云新闻开设《我是三大精神讲解员》专栏,鼓励讲解员结合历史故事、亲身体验,将“三大精神”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动表达。本期特约湖北省档案馆讲解员贡幸龄。
讲解员:湖北省档案馆讲解员 贡幸龄


千里走单骑——甘如意
2020年春节,新冠疫情如阴霾笼罩武汉,城市陷入寂静与紧张。"95后"女孩甘如意,用一场惊心动魄的逆行,书写了医者担当。
甘如意是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院的检验科医生。春节期间,她正与家人团聚,从新闻里得知武汉部分医院物资告急、医护紧缺的消息。医者的使命感驱使她毅然决定返岗抗疫。然而,武汉公共交通停运,回乡的路被阻断。甘如意没有退缩,她选择骑着陪伴自己13年的自行车踏上归程。
1月31日上午10点,在父亲陪同下,甘如意背着行囊从公安县出发。骑行五、六小时抵达公安县城,借住一晚后,她独自继续前行。第二天下午1点,在荆州长江大桥因交通管制,她寄存自行车,步行过桥。
2月2日,荆州突降大雨,拦车无果的甘如意忍不住崩溃大哭,但擦干眼泪后,她扫码骑上共享单车,沿着318国道冒雨前行。寒风刺骨,羽绒服湿透,她只能在加油站吃泡面充饥,累了就推车步行,用手机电筒照亮黑夜。当晚8点,抵达潜江的她得到民警帮助。
第四天,甘如意搭上送血顺风车到汉阳,又骑共享单车导航前行。手机没电就问路,历经四天三夜、骑行300多公里,终于在下午6点抵达金口卫生院范湖分院。
回到岗位的甘如意立即投入工作,每天为发热患者做检验。她的事迹感动无数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这场300公里的骑行,不仅是个人的勇气壮举,更是“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抗疫精神的生动写照,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讲解心得
甘如意的逆行,是伟大抗疫精神的缩影。她用300公里的坚持告诉我们: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从不是口号,而是明知危险却向前的脚步。当她在空无一人的街道骑行时,车轮碾过的不仅是风雨夜路,更是一代人面对考验时,用行动写下的答案。
编审 康耀方 邓国辉 李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