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直通鄂州 | 葛店国家经开区营造创业投资“雨林生态”

长江云新闻  2025-07-04 18:31:17
分享到:

葛店国家经开区营造创业投资“雨林生态”

近日,葛店国家级经开区“葛创汇”创新创业品牌正式发布,并举行首场活动——光电子信息专场创投会。活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展示、资本投票”的模式,推动资本与项目精准对接,为区域产业创新营造“雨林生态”。

在首场创投会上,六个项目依次登台路演。创业者们分别带来了机器人空间感知技术、光刻胶技术、空间光通信国产替代等项目展示。达晨财智、深创投等35家投资机构代表现场提问,与路演嘉宾围绕技术壁垒、市场前景、团队实力等维度进行深入探讨,其中有3个项目现场达成初步投资意向。

北京金慧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立峰:从鄂州(葛店)地理位置来看,它其实更多的依托于光谷这些比较成熟的产业带接受一些溢出的项目,我可能更看中的是企业经验大于知识,光刻胶的项目希望能够多了解一些。

武汉灵途传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乐钗钗:A+轮的融资今年开启,大概会有三五千万元的融资需求,葛店这边产业链非常齐全 也有产能,所以我们下一步在这边考虑会有落产能的需求。

目前,葛店国家经开区光电子信息企业已超百家,2024年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与光谷“隔墙配套”的产业合作模式在葛店随处可见。今年6月21日,鼓励创新、容亏率最高可达100%的湖北省政府种子基金设立,葛店国家经开区借此契机,通过“基金+政策+载体”全链条支持科创企业发展,将为初创企业营造更加优渥的发展土壤。

鄂州葛店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 吴勇:通过“葛创汇”这个平台,把企业和政府以及金融机构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为我们辖区里面的,一些小微企业也好,规上企业也好,能够更好地发展提供一个契机,把这个品牌变成葛店对外推进企业和招商引资的一个媒介,按我们想法是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路演,季季有论坛。

“葛创汇”品牌将贯穿全年,后续还将围绕新能源新材料、大健康、高端装备制造等葛店主导的特色产业开展创投会,预计各类创投活动将超过40场,助力企业从制造迈向创新,加速科技型创新企业在葛店聚链成势。

梁子湖区吴伯浩村:萤火之光点亮振兴路

萤火虫,这个在都市中早已难觅踪迹的夏夜精灵,如今在鄂州吴伯浩村重新舞动出漫天星河。点点萤火,不仅照亮了梁子湖畔的夜色,更见证着生态蜕变与乡村振兴的双向奔赴。

记者 艾思航:我现在是在鄂州市梁子湖畔的吴伯浩村,此刻在我周围飞舞的是数以万计的萤火虫,您看到的每一束光都是萤火虫在求偶。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付新华:雄性萤火虫在空中发出种特异性闪光,草丛里的雌性朝天发出缓慢的求偶的闪光,黑色鞘翅前背板有个小黑点,是武汉萤,这种萤火虫是一种比较珍稀的水性萤火虫,最早是在武汉的江夏发现的这种萤火虫。

梦幻光舞的背后是严苛的生态门槛。萤火虫被称为环境指示灯,它们的回归见证着村庄生态蜕变。曾经的农村空心化而导致的农田抛荒,以及不规范的畜禽养殖导致村里的萤火虫几近消失。转折点始于2020年付新华教授对于村庄的环境考察。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村委会主任 吴爱国:我们村委会,包括付教授团队,走户上门给他们宣传,萤火虫是代表非常生态的地方,这个地方有萤火虫,你的农副产品(口碑)直线上升。

记者 艾思航:不卖萤火虫,靠什么振兴?靠的是“光”的魅力。依托绝佳的生态本底,村里引入了湖北省首个计划投资1.5亿元的“守望萤火花谷”农文旅项目,他们深知保护好萤火虫的家,才能吸引更多向往这片“光”的游客。

通过流转1500亩土地,村里将废弃的养鸭、养猪场改造为2000平方米的露营基地和500平方米科普馆,二期计划增加5000平方米的民宿。曾经荒芜的山谷,正蜕变为一座“会呼吸”的文旅综合体。项目特别用心的是,所有建设项目都避开了萤火虫的核心栖息地。为了避免干扰萤火虫的闪光求偶,整个项目采用了生态化的照明,在萤火虫求偶的时间段关灯,从而保护了萤火虫。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村委会主任 吴爱国:种这个稻子,它一是不能施化肥,其次不能打农药,对萤火虫(安)一个家,萤火虫大棚这一块准备明年5月份开放,冬天,我们就通过室内来展示萤火虫。

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今天的踊跃参与,“不卖虫守光”的理念已深入村民心中。 大家成为生态护林员、民宿管家、营地服务生、农事体验员。曾经的“空心村”,因为萤火虫的光,重新找回了人气和活力。

鄂州市梁子湖区太和镇吴伯浩村村民 李四元:土地能够流转出去,有一定的收入,农家乐旺季做个十来桌,二十桌,孩子都能照顾好。

游客 熊君芳:有一种回到了小时候的感觉,我在这里看到了萤火虫,代表这里生态环境比较好。

点点灯火,是乡村振兴的希望之光;漫天萤火,是生态保护的生命之光。在吴伯浩村,两束光彼此成全,照亮绿色振兴路。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 付新华:保护为先,商业为辅,只有把环境修复好了,才能去促进旅游发展,才能去促进乡村振兴。

临空经济区:着力提升干部素质 助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今年以来,鄂州市临空经济区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契机,坚持系统思维,突出学习提能、实践强能,持续提升干部适应“空港”建设能力水平。

早上七点,在鄂州深创建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有限公司的理货区域一派繁忙,工人们快速卸载货物、打标组板,这批货准备发往哥伦比亚。鄂州临空经济区跨境电商服务专班工作人员正与企业共同谋划,在现有场站基础上实现海关查验、安检、组板等流程“一站式”服务。

鄂州深创建跨境电商运营中心有限公司负责人 孔纲:那么就减少了一次装卸的过程,这一次装卸的过程不光是企业成本的降低,同时也是大大提高了物流的效率,我们争取在今年的10月份以前具备这样的一个功能,如果做成的话这个是全国首创。

与企业面对面工作,是今年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各职能部门的工作常态。今年以来,鄂州以“干部素质提升年”为抓手,选拔23名专业型干部组建对外开放、跨境电商、招商引资三大专班,常态化下沉企业纾困解难。

鄂州市临空经济区办公室副主任 赵麒皓:我们通过开展调研座谈,梳理了当前干部能力素质存在视野不宽与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不适应,思路不活与建设花湖国际航空货运枢纽要求不契合,本领不足与推动临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匹配的三类突出问题,选派4批次25名干部赴深圳、嘉兴等地开展沉浸式调研、跟岗锻炼和对接交流,将经济发展第一线作为“练兵场”,(干部)直接参与服务保障跨境电商综试区发展和运营的相关工作。

鄂州市千人聆听“三大精神”文艺“大思政课”

6月19日,“弘扬三大精神 汇聚奋进力量”文艺展演在鄂州大剧院璀璨启幕。活动通过歌舞、戏剧、朗诵等多种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了“三大精神”的深刻内涵。来自鄂州市的医护人员、消防队员、退役军人、劳动模范、道德楷模等群体代表近千人共同聆听了一场“三大精神”文艺“大思政课”。

文艺展演在气势恢宏的开场舞《鲜花献给党》中拉开序幕,舞者们以刚劲有力的动作,展现出“三大精神”引领下中华民族奋勇向前的磅礴力量。一个半小时展演,通过歌舞、情景剧、诗朗诵等丰富多彩的节目,回顾了大别山精神的坚韧、抗洪精神的担当以及抗疫精神,讴歌了鄂州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奋斗精神。

中国好人、鄂州市道德模范、鄂城区西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 郭怀德:2020年,我在留观点值守了两个月,每天给病人三次测体温、消毒、送饭,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和药物治疗。那一段时间非常辛苦,结合“三大精神”,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以“三大精神”为指引,推动医疗事业高质量发展。

青年代表、鄂州市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 何贝:今后我会依托鄂州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带领少先队员们了解大别山的红色故事,寻访抗洪抗疫英雄,让“三大精神”真正从历史深处,走向队员们的心里,也让这种基因一代代传承下去,推动我们鄂州的少先队事业再上新高度。

湖北省京剧二团副团长 熊小薇:今后我们也会将我们的“三大精神”体现在我们优秀的作品当中去,立足于人民,扎根于人民,我们要秉着守正创新的理念,创排一些好的精品奉献给大家。

长江云新闻记者 冉涛 刘璐 全晟 艾思航 林中杰 苏潇

鄂州台

实习生 涂诚智

责任编辑 刘沛然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