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中国脊梁”刷屏!榕江嬢嬢都在哭什么?

长江云新闻  2025-07-04 17:49:54
分享到:

今天,巷道里的“中国脊梁”找到了!

根据央视新闻的报道,这个让无数网友泪目、引发全网追问的背影,就是来自武警贵州总队的战士马东昇。

你一定记得那个画面:7月1日,榕江洪灾清淤进入最后攻坚巷道战时,在当地一处小区巷道,武警战士马东昇和战友们弓着背,一次次在倾斜近45度的斜坡上奋力前行,将一车车的淤泥拉走清运。那沾满污泥的脊背,被千万网友称为“中国脊梁”。有榕江嬢嬢带着哭腔说“地势比较窄,大型设备根本进不来,全是我们的官兵,用手在一点点抠。”

当时,洪水带来的淤泥最深已到膝盖,那味道堪比臭鸡蛋爆炸,陡坡湿滑,马东昇在下坡时还摔了一跤。但为了受灾群众能尽快恢复正常生活,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仅仅一天半的时间,这条泥泞不堪、杂物丛生的巷道已经能正常通行。

有网友说,人民子弟兵就是最坚实的后盾。还有网友说,世界不停在变化,但唯一没变的就是人民子弟兵那坚毅又相似的背影。而看到马东昇那年轻的脸庞、指甲缝里的泥沙,有网友感慨,一群半大的孩子,只因穿上这身衣服,便成了中国的脊梁。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也将“中国脊梁”的视频转发到海外社交平台,并写道:“哪里有灾情,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

暴雨倾盆时,子弟兵们跳进汹涌的洪流,把受灾群众托上冲锋舟;灾后清淤时,子弟兵们弓着的脊背,驮起榕江老百姓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他们无需姓名被铭记,但求人民危难时冲锋在前。马东昇说:“看到受灾群众,想到了自己的家人。”这句心声更是道出“中国脊梁”的本质——那是血脉里奔涌的家园守护之情,是军民鱼水情在当代的质朴延续。

7月3日,当首批救援队撤离时,榕江人民的送别汇成一片泪海。哭红了眼的榕江嬢嬢,唱着歌谣,为子弟兵送上亲手纳的鞋垫;追着队伍的村民,为子弟挂上代表祝福的红蛋和彩绳;有人默默备好糯米饭和侗家盦鱼,想着能在离别之际再一次“投喂”最可爱的人;还有一位大姐蹲在地上掩面痛哭:“他们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啊……”

看到这一幕幕,让很多网友又绷不住了,有人说,好温暖的双向奔赴。还有人说,人心为坝,可抵万难,任何洪水都冲不垮!沾满淤泥的脊梁是人民最好的后盾,榕江嬢嬢的眼泪是最真挚的情感回响,这场双向奔赴终将驱散洪灾阴霾,在疮痍大地上催生重建家园的无穷力量。

责任编辑 杨雨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