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12项湖北碳科技成果亮相 用科技描绘蓝天白云

长江云新闻  2025-07-01 20:56:21
分享到:

今天(7月1日),在中碳登举行的“双碳科技展”上,12项湖北碳科技最新成果集体亮相,包括发电行业碳减排与利用技术、碳监测技术创新与应用、资源回收领域创新技术等,有哪些黑科技?我们一起去看看。

开采“城市矿山” 循环再造20多种稀有金属

卖废品不去废品回收站,还能去哪儿呢?

打开“格林回收”小程序,就可以预约工作人员上门免费拆机。如果不想要现金,回收物品的价格还能够折算成碳积分。

这是去年4月30日,格林美联合湖北省再生资源集团等企业推出的全国首个集成回收、溯源、碳足迹追踪的数字化平台“格林回收”。进入小程序点击“一键回收”,用户就可以选择对电器电子产品、报废交通设备、废旧电池等六个大类的物品进行拍照上传并估算价格,预约工作人员免费上门拆机。这个平台以“1个中心+10个拆解基地+100个网点+1万家客户”的模式打通回收的“最后一公里”。

格林美通过废弃资源回收,不仅处理废物总量超过1000万吨,年减碳量超110万吨;还循环再造了镍、钴、锂、金、银、钨、锗、镓、铟、稀土等20多种稀缺资源,其中镍资源年回收2万吨以上,超过中国原镍开采量的20%,这些循环再造的新能源材料装配了全球15%的电动车。

武汉大学国际首创MSCC-ET技术 化气为宝、点碳成金

最近,武汉大学MSCC-ET技术建成全球首套万安级中试示范线,可应用于企业脱碳、先进碳材料生产、新能源电力消纳等工业领域,技术水平国内外领先,被欧美多个国家跟进研发。

2013年,国际著名期刊《能源与环境科学》在线发表了武汉大学研究人员利用熔融盐吸收捕集二氧化碳并原位将之转化为高附加值碳材料和氧气的研究成果。

这种以锂-钠-钾碳酸盐的混合熔盐为吸收液的大通量捕集和电化学转化CO2制备氧气和超细高纯碳材料的新技术,被称为MSCC-ET技术。该技术可直接捕集工业烟气二氧化碳制备碳材料和一氧化碳,所获得的碳材料可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和去除环境污染物的吸附材料,一氧化碳则可以合成绿色燃料及化学品。

湖北布局建设双碳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开市。运行近四年,碳市场配额和自愿减排量交易,不断推动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眼下,湖北就正在布局建设双碳领域重大科技创新平台。

一方面,湖北正在组建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由华中科技大学牵头,联合省内高校及产业优势力量共建,为高校、科研院所等技术生产主体与外部技术、战略、政策需求主体提供有效对接,打通碳中和领域应用基础研究与成果产业化之间的通道,破除制约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瓶颈。

另一方面,湖北还支持建设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据了解,我国CCUS技术链各环节都已具备一定的研发与示范基础,燃烧后碳捕集技术已较为成熟,但高成本和高能耗是亟需解决的“卡脖子”问题。华中科技大学从“十二五”以来即筹备建设CCUS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领先的涵盖CCUS全流程、功能齐全、指标领先的基础设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实现双碳重大战略目标。

(长江云新闻记者 王珣 余旭东 编审 柳芳 徐嵬毅)

责任编辑 陶多朵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