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老兵|双拥花开映湖北 第二集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我党我军我国人民优良传统和特有政治优势。4月,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大会在北京召开,湖北16个地方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县)。长江云新闻记者将深入这些模范城(县),探寻荆楚大地军民团结的时代风貌和新时代双拥工作服务国家战略的生动图景,一起来看。
“五星红旗上有几颗星星啊?五个!”在孝感市孝南区文昌阁社区,26岁的退役军人连舒畅正在给孩子们讲国防知识,作为一名远近闻名的“公益老兵”,他倡议建立的湖北省首个高校大学生退役军人社团,累计在孝感开展了530多场公益活动和讲座,累计志愿服务达105000小时。
孝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茂洲:近年来,围绕孝感创建双拥模范城九连冠,将红色文化与军旅文化与孝文化进行结合,形成独特的校园文化。
在孝感这片红色热土上,投身红色宣讲的还有不少战功卓绝的老兵。68岁的梁冬桥是一名参加过边境自卫还击战的老兵,在一次反伏击战中,梁冬桥身中7枪,多处嵌入弹片,至今仍20多处碎弹片未取出。
孝感市澴川老兵宣讲团成员 梁冬桥:我们现在的和平和岁月静好,是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所以这段历史不能忘,也更加不敢忘。
英雄故事永不能忘,孝感市持续深化“老兵永远跟党走—荆楚老兵宣讲”实践活动,联系到梁冬桥等30名功臣模范,组成了澴川老兵宣讲团,这些老兵们奔走在孝感各地,开展红色宣讲活动200余场,覆盖师生10万余人次。
孝感市澴川老兵宣讲团成员 梁冬桥:在学校为小朋友,播下这个红色的种子,在军营,提升军人的血性和敢打必胜的信心。
孝城奏响“拥军曲”,军民共绘“同心圆”,近年来,孝感市持续打造双拥特色品牌,“老班长工作法”为军人家属解决急难愁盼事项。建立涉军维权专业法庭、工作站等诉讼服务网络,实现涉军维权纠纷化解就近、从简、从快。双拥模范城已成为孝感双拥的一张“闪亮名片”。
孝感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茂洲:9连冠后孝感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亲临孝感的重要讲话精神,强化支点建设,打造全国拥军支前,服务保障重地的先行区。
红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秦英:红色是红安最耀眼的底色,我县始终把赓续红色血脉作为双拥工作的固本工程。
在红安县七里坪镇观音阁村,家家户户的厨房里,都悬挂着一个特殊的物品—拥军袋。每日抓米一把存入袋中,积少成多送给红军,这是乡亲们延续的革命战争年代祖辈们做饭前的习惯,更是一种纪念。
黄冈市红安县七里坪镇张家湾村村民 张绍国:只有一升米也给红军吃,就相信共产党。
在这片红色精神高地上,矢志强军报国的志向在一代又一代红安儿女血脉中传承。居住在天和家园小区的98岁老人李国炎是一名解放战争老兵,曾在独二旅、119团1营机枪连担任战士、副班长、班长,立下赫赫战功。在他的影响下,儿子李保东、孙子李仁杰先后参军入伍,祖孙三代接力参军的故事成为当地美谈。
红安退役军人 李国炎:我是建国前的解放军,我儿子是和平年代解放军,我的孙子在部队上是幸福年代解放军,所以我感到好荣耀。
军爱民,民拥军,近年来,湖北各地持续推动双拥工作不断发展,黄冈成立拥军联盟,230家单位涵盖商业零售、餐饮住宿、金融服务、医疗康养等行业。武汉申领发放优待证32.3万张,推出优待项目220项,常态化联系退役军人5000余人,实现退役军人困难需求掌握全覆盖。十堰拓展出台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免费乘坐公交车、医疗优惠、旅游景区免票等10类136条优待举措。赤壁打造“赤壁老兵”大数据平台,四年来累计发放抚恤补助金7776万元。荆楚大地上,军民同心的双拥之花,正不断盛开。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余霄 阮翔 通讯员 包晓霁 陈凯 姚立 宁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