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锐评|92岁“济公”为何入党?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长江云新闻 2025-07-01 12:29:23
“鞋儿破 帽儿破 身上的袈裟破……”
“七一”前夕,“济公”游本昌宣誓入党,全网刷屏。92岁了为何还要入党?这是我听过最好的答案!
有人说这是“老艺术家镀金”,可您看,入党申请书,他手写了21页;入党誓词,他提前一个月反复研读,记住了每一个字。从《孔乙己》到《济公》再到《繁花》,演遍市井百态,火遍大街小巷,他却说:“什么明星啊,‘演’是你的专业性。‘员’是你的基本的职务。”当90岁高龄还在排练厅给年轻演员示范,当变卖房产买好剧本只为“传好文艺的火把”,这位老人早就在用行动书写“入党申请书”。
有人问:92岁入党,图啥?
图的,是一颗心,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始终为“文艺为人民”跳动;图的,是一种信仰,将个人的发展融入时代的进步,崇高的信仰具有最强大的能量。
就在游老入党的同一天,另一条新闻也刷屏全网: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突破了一亿。
从南湖红船13人到今天一亿人,为何他们作出同一个选择?
“信仰”,就是最好的答案!
信仰,在救灾现场。在贵州榕江,3天下了46个西湖的洪水量,党员王兴邦说:“哪怕用铁锹挖、用手刨,也要蹚出一条灾后重建路!”
信仰,在田间地头。78年来,从6名党员再到超11万,这支“红色耕耘队”把北大荒变成“北大仓”,让中国牢牢端住饭碗。
信仰,在你我之间。在云南丽江,“校长妈妈”张桂梅将两千多名学生送出大山,还在高校里开展党性教育,10年来10万名党员在这里汲取了奋进力量。
这些铁一般的事实证明:信仰从不是老古董,是刻进中国人骨子里的精神密码!
朋友们,当我们为“一亿党员”的数字震撼时,不妨想想:您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党员?他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用一辈子在回答“为什么入党”这道题。记住,一亿不是终点,而是14亿人共同奋斗的新起点!下个百年,咱们一起书写!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蕊俊)
责任编辑 刘蕊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