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发布生态承载力提升方案,守护长江洪湖生态屏障
6月26日,荆州召开“建功支点・荆州争先”第五场新闻发布会,解读《整体提升生态承载力行动方案》,围绕长江大保护、洪湖治理等重点,推出“三步走” 目标与“七大提升行动”,为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提供“荆州方案”。
三大阶段是指到2027年,长江荆州段水质稳保Ⅱ类,空气优良天数比率、土壤安全利用率提升,构建生态安全屏;到2030年,洪湖、长湖水质稳定达标,生态产品价值机制建立,形成人水和谐荆州模式;到2035年:长江荆江段、洪湖流域成全国生态示范,建成“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荆州。而七大行动是指,聚焦“护江、治湖、提质、转型、建城、增值、强基”七个关键领域,谋划了52项具体任务,形成了全链条、立体化的生态治理体系。
近年来,荆州将中心城区划分为六个责任片区,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会同荆州区、沙市区、经开区、高新区和纪南文旅区协同开展管网溯源排查,形成了包括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厂站、河道水系和沿河排口的全要素地下管网“一张图”。通过2024年集中排查溯源,共排查城市地下管网8162公里,对排查发现的3264处市政道路管网混错接点进行改造,已完成94.3%;对城区88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97%;对城区1453个老旧小区实施雨污分流改造,已完成80%。
农业面源污染方面是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农村生态环境和长江流域水质的重要因素。荆州全市农业农村系统自上而下、条块结合重点开展了化肥农药减量、畜禽养殖粪污防控、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等专项治理,在2024年,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8%,三大粮食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46%,化肥农药实现连续9年负增长。
荆州正以系统治理之策筑牢生态根基。未来,这座“江河相连、湖网密布”的城市将持续擦亮生态底色,为长江大保护贡献更多鲜活经验。
(长江云新闻记者 万力源 通讯员 史俊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