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江陵:37.4万余亩油菜喜获丰收
春赏花海织锦绣,夏收籽粒满仓廪。眼下,荆州市江陵县的油菜进入成熟期,美丽的花景变为串串菜籽,迎来丰收季。
在夏日微风的吹拂下,马家寨乡的油菜田荡起金色的涟漪。伴随着油菜收割机的轰鸣声,一排排油菜被整齐收割、脱粒、分离,菜籽壳和秸秆被粉碎后直接抛洒还田,实现秸秆绿色循环利用。
马家寨乡油菜种植户郭祥虎说,以前人工收割时,最多能种3-4亩地,现在有机械化收割,多种些也没问题。
今年,江陵县农业部门主推的“华油杂50”品种凭借抗病性强、含油量高的特性,在全县推广面积达95%。种植户郭祥虎的油菜田经测产,亩产突破200公斤,较传统品种增产不少。同样迎来丰收的还有白马寺镇黄淡村,种植户顿新明的30亩油菜田正迎来最后的“体检”——县农业农村局农技专家组穿梭田间,为即将到来的收割季做最后把关。
“价格还可以,收成也很可观,自己去年种了10多亩,今年大概近30亩,明年夏天面积还要扩种一点。”顿新明告诉记者。
白马寺镇黄淡村党支部书记张先喜说,政府统一供种降低了农民种植成本,统一技术指导,种油菜之后省工省力,能够提高收益。
从“不愿种”到“争着种”,白马寺镇的转变折射出产业振兴的活力。在县、乡、村三级联动扶持下,全镇油菜种植面积达8.3万亩。过去粗放种植已成历史,如今良种普及、技术入户、病害统防的新模式,让农户实现“轻松种田、稳稳增收”。
“我们统一采购‘华油杂50’免费发放,组建技术服务队,并对油菜种植过程中的田间管理进行入户宣传和培训。”白马寺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刘志华介绍。今年对全镇所有的油菜菌核病进行群防群治,目前预估的油菜产量,平均每亩可达400斤以上。
据悉,今年江陵全县油菜种植面积达37.4万余亩,较去年新增近2万亩,通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双双减少15%。
江陵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余大龙说,抓关键技术的落实,主要抓了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油菜的全程机收减损技术,从今年的收购情况看,全县预计的收获单产突破218公斤。
(长江云新闻记者 何进 通讯员 郑文刚 韩俊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