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一线调研 | “旱田”找水记

长江云新闻  2025-05-25 19:44:17
分享到:


眼下,江汉平原进入水稻灌溉高峰期,但今年以来,全省降雨量较常年均值偏少三成。如何有效调水,保障农业生产?来看记者调查。

湖北第二大水库——漳河水库自建成以来一直保障着荆门、荆州、宜昌等地的农业灌溉,截至目前,其有效灌溉面积已接近240万亩。然而今年春灌,形势格外严峻。

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防办主任 胡小梅:可以看到我们水位是非常低的,当前只有114.07米,离我们的旱警水位低了2.43米,跟历史同期比低了4.5米,实际上今年我们灌区有效灌溉面积增加了3万亩,我们的灌溉压力更大了  。

蓄水量变少了,灌溉面积却增加了,如何保障农业用水?漳河局成立了专班在灌区沿线调研,结合土壤墒情、种植结构等情况,决定打破常规,采取“先急后缓”的动态配水方案。

湖北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田淼优先调度到下游荆州市荆州区的几个镇,然后再考虑其他相对旱情更轻一点的地区,主要考虑有两个因素,第一个是干旱程度,第二个当地漳河水是否是唯一水源。

优先保障区域,是荆州区地势较高的八岭山、马山、川店等3个乡镇,灌溉面积20万亩,占整个灌区面积的10%左右。本次春灌前,这些地方已达到气象特旱级别。

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双店村村民 聂忠明没有底,跟卖种子的经销商都是这样说的,秧苗种不下去,种子都要退给他们。

上游开闸放水的那一夜,聂忠明终于睡了一个好觉。不过,由于漳河蓄水量不足,要满足当地所有农田的用水需求,还必须找到新的水源。这时,好消息传来——为下游灌溉补水,三峡水库加大了下泄流量,周边的长江支流沮漳河水位抬升,当地防办迅速行动,开启泵站提水。

与此同时,始建于上世纪60年代、已有31年未使用的漳河二干渠完成现代化改造,源源不断地将水引入田间地头,让秧苗喝上了“救命水”。

荆州市荆州区李家嘴泵站负责人 胡友莉一渠多用,既能够放漳河水库水,也能够通过我们泵站提水,把水输送到农田里面去。

荆州市荆州区川店镇双店村村民 李祖云:我们等了几十年,终于等到这一天,蛮开心,心里蛮踏实。

省防办介绍,截至目前,全省湖库塘堰总蓄水量接近147亿立方米,较多年均值偏少超一成,可基本满足6月春灌用水,但仍需做好抗旱持久战准备。

(长江云新闻记者 金若晗 温少海 王飞 毕然 万力源 荆州台 陈叶 荆门台 沙洋台 通讯员 唐微 高媛 董时波)

责任编辑 王佳薇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