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文明花开新时代——钟祥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纪略

云上钟祥  2025-05-24 12:25:57
分享到:

2025年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揭晓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名单,湖北省钟祥市榜上有名。

(城区风光/钟国庆摄)

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到成功上榜,钟祥——这座拥有2700多年历史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长寿之乡,历经七载春秋接续奋斗,以“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完成了从文明积淀到文明蝶变的精彩跨越,终以崭新的文明姿态跻身全国文明城市行列。

这是一场跨越时空的文明接力。七年里,全市上下坚持将文明建设与民生改善深度融合,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担当勤修“内功”,以“刮骨疗伤”的魄力补齐短板,以“匠心独运”的执着雕琢城市容颜,以“文化铸魂”厚植文明根基,让文明创建成果真正惠及百姓。

如今的钟祥,文明已从政府倡导转化为全民自觉,从创建指标沉淀为生活底色,百万市民正以主人翁姿态共建“有礼之城”,同赴“文明之约”。文明,正为这座城市写下最生动的注脚,也让和谐幸福的新画卷在荆楚大地上徐徐展开。

民生为本 绘就文明底色

“几年没回来,家乡竟变得像花园一样!”从广州返乡的市民王雨娇驾车穿过城区,满目葱茏的街道让她惊叹不已。脱胎换骨的变化,源自钟祥市委、市政府逐年加大的民生投入。

自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启动以来,钟祥市委、市政府紧紧围绕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目标,矢志不渝、久久为功,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起远期有蓝图、中期有规划、短期有重点的目标体系。

按照既定目标,钟祥在擦亮城市“面子”的同时,也全力守护民生“里子”。通过完善城市主次干道、历史文化街区、背街小巷、居民小区、农贸(集贸)市场、街道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推进宫塘湖治理、污水处理扩容、排涝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改造等民生项目,让城市更有“弹性”,让市民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在这里住了几十年,过去破旧不堪,如今焕然一新,我们非常满意!”郢中街道县门坡的居民谈起改造后的街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各种线路“蜘蛛网”变成“天际线”,街道“人车混行”变成“人车分行”,居民门口“脏乱差”变成“洁净美”,作为城区仅存的传统居住街坊,县门坡的华丽变身,让老居民享受到了新生活。

天蓝水碧美如画,处处美景惹人醉。如今的钟祥,房屋、道路、公园、湖泊、河流相映成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整个城市朝气蓬勃,充满活力。

(莫愁湖/肖文全摄)

绘就美好生活画卷非一日之功。以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钟祥深入践行“人景城文”一体化发展理念,聚焦“以文塑城、以景融城、以人兴城”,推动城市基础设施与旅游服务设施共建共享,深挖长寿文化、楚文化等基因,使城市风貌彰显人文底蕴。今年春天,钟祥启动以“探秘寿乡·乐享钟祥”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从3月开始的春游活动,让大美钟祥成为游客向往的打卡集结地,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令人流连忘返。

“公厕都像星级酒店卫生间了!”来钟游客李欢在莫愁村景区由衷称赞。近年来,钟祥将公厕改造作为民生工程重点推进,在城区新建改建公厕65座,推行“公厕长”管理制度,配备无障碍设施,24小时免费开放。这些公厕不仅解决了市民“如厕难”,也成为展示文明的窗口。

开门见绿,移步见景,市民笑称“住在公园里”。全市共拆除各类违章建筑3000多处、超过3.7万平方米,累计改造雨水污水管网210公里,改造路面全部刷黑,粉刷墙面立面16万多平方米,增绿补绿4万余平方米,打造精品小游园157个。

七年来,钟祥始终明确文明城市创建是为了让群众受益,全市整合资源,实现了便民服务“最后一百米”。精细化打造22条主次干道,安装隔离护栏万余米,交通环境显著改善;整治303条背街小巷、563个居民小区,新增社区日间照料中心13个、老年活动室421个、便民服务站点23个、便民设施5000多处,新增智能监控点400多处、停车场19个,施划停车位5000多个,居住环境更加安全宜居;对中心城区5个农贸市场全部进行改造提升,兴建新海子河农贸市场,群众生活更加舒适便捷。

精管善治 创新长效机制

初夏时节的钟祥,满城青翠,街巷整洁,文明新风处处可见。莫愁湖畔垂柳轻拂,镜月湖边绿树成荫;交通路口秩序井然,邻里之间谦和礼让。这座城市,正以最自然的方式展现着由内而外的蜕变。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钟祥始终以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征求市民意见、优化公共服务、推进智慧城管、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措施,让城市更宜居宜业,确保城市发展成果惠及全体市民。

“现在遛狗拴绳、礼让行人已成为习惯。”桃花村社区居民邓伟的感慨,印证着多部门联动的治理成效。

文明城市创建之初,乱堆乱放、乱停乱摆、乱搭乱建等种种顽疾,曾让创建工作陷入“焦灼状态”。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钟祥迎难而上,深挖问题根源,狠抓落实破难,巧用功、下苦功,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部门履责,加大执法力度,以实实在在的成效,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钟祥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市民素质提升行动,推进文明教育进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农村;城管部门联合路段长单位和志愿者开展不文明行为专项治理,常态化巡查,劝导纠正不文明行为;教育部门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齐步走”活动,促进文明习惯养成。

“我们与公安、市场监管部门整体联动,做好‘牛皮癣’等难点治理;通过加大清扫清运频次、延伸扫帚区域抓好环境保洁;治理出店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摊贩抓好市容秩序整治。”城管部门在难点上动脑筋,在规范上下功夫,在精细上做文章。

公安交警部门以重点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在重点路段、重点时段抓好交通秩序管理;通过关口前移,把交通管理从城区向东南西北四个进城路口延伸,有效规范了交通秩序。今年,该部门还创新推出轻微违法“集赞免罚”举措,让违法者在朋友圈“现身说法”,以接地气、有温度的形式普及交通法规,既达到了教育警示目的,又传递了执法温度,赢得了市民的广泛点赞。

2023年起,钟祥根据群众诉求,规范设置便民摊点17个,引导流动摊点有序经营,满足群众便利化消费需求,解决流动摊贩占道的问题。通过科学布局,钟祥形成地摊经济与城市管理相容相生、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让“人间烟火”与“城市文明”同向同行。

“改造后孩子和老人有休闲娱乐的地方了,非常好!”下城河居民覃民芳的满意,是钟祥有序推进老城微更新项目的成果体现。通过开展街巷品质提升、公共空间改造和建筑活化利用等“小而美”项目,为城市闲置空间注入活力,让市民在点滴变化中感受“钟祥温度”。

“我们现在都在‘攀比’,比谁家门口弄得美,比谁家门口更干净。”宫塘社区居民熊孟成的幽默,道出了市民的参与热情。

全市多次集中开展“洁城行动”,机关事业单位干部群众和志愿者下沉社区、小区,清洗公共设施、清除“牛皮癣”、清扫大街小巷。这些“最美劳动风景线”让许多居民从最初的“观望者”,逐渐转变为如今的“参与者”,群众满意度从文明城市创建开始时的不足90%,提升到了如今的99%。

“整个城市一年四季都干净整洁,无论何时在街头漫步,都能感受到惬意和悠然。”韩家街社区居民杜玉磊的感受,是钟祥不懈奋斗的写照。文明创建有标准,城市治理无止境。

全民参与 共谱文明乐章

文明城市创建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幸福接力。钟祥创新构建“全民参与”创建体系,推动文明意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深层转变,从“跟我来”到“我要来”的行动自觉。这座兼具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正通过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协同提升,谱写全民共筑的文明乐章。

“您好,请在安全线内等候!”上下班高峰时段,文明交通志愿者准时上岗,坚守路口,为市民护航。

“我是志愿者,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节会活动现场,志愿者热情服务,成为流动的风景线。

在钟祥,这样的文明场景已成为城市肌理中跃动的脉搏。

从2024年5月点燃草根激情的钟祥市首届村级足球联赛,吸引6000多名运动员的荆门市九运会,到2025年湖北省汽车场地越野赛暨汽车集结赛嘉年华活动等,一场场文体盛事让游客在赛事激情中触摸城市文明脉搏。从2024年年初展示长寿文化的钟祥第四届长寿文化旅游季,到呈现乡土风情的全国夏季“村晚”湖山示范展示活动,再到洋溢丰收喜悦的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湖北省葛产业协会成立大会,以及丰乐草莓节、官庄湖西瓜节、长滩杨梅节等特色节会,直至“探秘寿乡·乐享钟祥”2025春游系列活动,让八方宾客既领略了钟祥的山水人文之美,更感受到文明城市的发展温度。

今年清明时节,志愿者们化身文明祭扫宣传员,走村入户宣传文明祭扫理念,号召大家采用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等环保方式缅怀先人,摒弃传统焚烧纸钱、燃放鞭炮的习俗。

钟祥以春节、元宵、清明等传统节日为载体,通过开展“邻里亲、邻里帮、邻里和、邻里乐、邻里颂”等系列主题活动,积极弘扬文明新风,构建温馨邻里关系。近年来,钟祥已在中心城区成功举办近40场邻里节活动,既为群众搭建了交流平台,又让传统节日成为传承民俗文化、传播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

除此之外,钟祥还围绕国际消费权益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日,创新宣传形式,丰富活动内容,突出开展效果,通过组织开展系列活动,吸引和鼓励群众参与。

理论宣讲送到田间地头,文明新风吹遍村庄社区,志愿服务走进大街小巷……在钟祥,58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如同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植根在钟祥的沃土上,年均开展活动4800余场,吸引70余万人次参与。身边的“红马甲”“蓝马甲”越来越多,从“政府推动”变为“全民行动”,自愿化身劝导员、保洁员、宣传员、服务员等,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传播文明理念,倡导文明行为。

“我们上红榜了!我们上红榜了!”近日,宫塘社区宫塘路的居民,细细翻阅市城管执法局发布的城市管理“文明红黄榜”后,惊喜地表示。

通过定期晾晒“文明红黄榜”、发放《致市民的一封信》、出动宣传车等多元化宣传渠道,构建起立体化的文明宣教网络。创新的宣传方式,让文明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有效激发了市民“见贤思齐”的内生动力,推动形成了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主动维护市容秩序的良好社会风尚。

道德建设群星闪耀,凡人善举新风扑面。近年来,全市不断加强和创新典型选树工作,从钟祥4488平方公里的热土上,从各行业、各战线、各领域,大力发现发掘崇德向善的先进典型,弘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先后推出中国道德模范1人,“中国好人”5人,荆楚楷模、“湖北好人”17人,荆门市道德模范12人,“荆门好人”137人,形成崇德向善的强大磁场。5月23日,石牌镇石牌社区居民邹爱华获得第九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钟祥还积极推进文明单位、文明村镇、文明校园、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5月23日,市人民检察院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柴湖镇前营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市实验小学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校园;石牌镇邹爱华家庭获评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创建硕果累累。

文明,是衡量一座城市进步的重要标准,也是市民综合素质的生动反映。随着文明城市创建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拓展,钟祥百万市民在成为文明创建受惠者、得益者的同时,也主动讲文明话、做文明事、当文明人,播撒文明、传递文明。

漫步在这座散发着文明气息的小城里,一街一景皆成画卷,一巷一品自有文章。楚文化、明文化、长寿文化元素,为过往路人讲述着独属这座城市的故事,以最生动的方式融入市井生活,让寻常日子也浸润着文化芬芳。

文明城市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站在新的起点上,钟祥将从文明城市创建向城市文明建设转变,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更优的作风,推动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拓展,让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充分展现出“文明钟祥、德润寿乡”的独特魅力,也让文明城市成为钟祥最亮丽的城市名片。

记者:吴芬芬

一审:刘冰洋

二审:袁李娜

三审:范涛

责任编辑 李雪婷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