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一点》|文博寻宝季:《山海经》里的“猪猪侠”
大家好!我是来自秦代的喜。今天要扒的这件战国彩绘猪形酒具盒,可不只是个萌萌的酒匣子——它居然和《山海经》里的神秘生物“梦幻联动”!2000多年前的楚人,早就玩转了“神话IP周边”!
在荆州天星观2号楚墓出土的这件国宝级漆器,一亮相就萌翻众人:两只胖乎乎的小猪背靠背“贴贴”,四足蹲伏像在卖萌,堪称古代版“猪猪CP”!
神兽“并封 ” 图片来源:AI制作
但仔细研究才发现,这可不是普通的卡通造型——它竟是《山海经・海外西经》里记载的神兽“并封”!书中描述“并封,其状如彘,前后皆有首,黑”,和酒具盒的双首连体猪形简直一模一样!原来楚人早就把神话搬进了现实,用漆器把神兽变成了“干饭神器”!
图片来源:荆州博物馆
更绝的是它的“神仙颜值”!盒子用厚木胎精心挖制,内里刷满喜庆红漆,外表以黑漆打底,再用红、黄、灰、棕红等色彩绘出灵动花纹。两端猪首附近,变形凤鸟纹与卷云纹相互缠绕,线条飘逸得像在跳舞,既保留了楚式漆器的浪漫神韵,又暗藏神秘的神话氛围感。这哪是酒具,分明是能装酒的“移动艺术品”!
在战国,漆器可是贵族圈的“顶流奢侈品”,而这件猪形酒具盒更是“壕中壕”——它是荆州博物馆馆藏的酒具盒中最大的,也是全国同类文物中的“巨无霸”!想象一下,楚国贵族宴饮时,拎着这个绘满神话元素的大盒子登场,往桌上一放,瞬间成为全场焦点!既能装酒助兴,又能炫耀文化品位,简直是“社交天花板”!
【冷知识】
【古人为啥对猪情有独钟?】
你以为猪只是现代餐桌上的“干饭担当”?大错特错!在古代,猪可是妥妥的“全能选手”,从祭祀C位到狩猎目标,再到贵族酒局“吉祥物”,地位高到离谱!
早在新石器时代,咱们老祖宗就把野猪驯化成了家猪,从此开启了“养猪自由”模式。为啥对猪情有独钟?因为它好养活、长得快,妥妥的“肉食永动机”!
商周时期,猪直接“封神”——祭祀大典上,猪是必备的“牺牲”之一,常和牛、羊组成“太牢”套餐,献给天地祖宗。古人坚信,肥头大耳的猪能让神灵“干饭快乐”,从而保佑风调雨顺。
荆州出土的彩绘猪形酒具盒,把猪变成萌萌的宴饮神器,更是证明了楚人对猪的“真爱”——连喝酒都要带着猪猪,这波操作,放在现代也是“宠物友好型”天花板!
从祭祀台上的庄严祭品,再到贵族酒局的“气氛组”,猪用一身五花肉,撑起了古代社会的“半壁江山”。下次吃红烧肉时,记得给这只跨越千年的“全能选手”点个赞!毕竟,没它,古人的生活可就少了太多“油水”和欢乐!
文稿把关:荆州博物馆
编辑:郭新峰
审核:杜雅婷 杨康 柳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