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记者提前探访 揭秘寻根节里的文化创新密码

长江云新闻  2025-05-22 16:20:50
分享到:

明天,乙巳年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即将在湖北随州盛大启幕!这场从2009年延续至今、跨越十六载的文化盛典,早已成为全球华人追思始祖、共叙血脉的精神坐标。当千年礼乐与Z世代创意奇妙碰撞,当传统仪轨遇上数字科技,今年的寻根节究竟藏着哪些能让文化基因“活”在当代的创新密码?快来跟随记者的脚步,一探究竟!

沉浸式文化长廊 开启穿越千年之旅

5月21日上午,彩排进入最后冲刺阶段,眼前,正在上演的是寻根节的“第一道文化欢迎礼”——一条绵延百米的红黄幡旗长廊构起璀璨文化空间。炽烈的色彩与古老的图腾交织,仿佛为每一位来宾铺就了一条穿越千年的文明之路。今年大典格外注重行进式、沉浸式和体验感,幡旗阵列构成的文化长廊,真正做到了一步一景。

沿途,首次融入的情境式农耕表演,更是让人眼前一亮。00后演员们手持农具、身着粗麻布衣,在编钟声中生动演绎农耕文明的起源,吟诵《诗经》重现祭祀古韵。

在谒祖广场上,九大拜祖仪程有序进行,分别为起鼓鸣钟、恭启圣门、点燃新火、敬献花篮、香敬始祖、恭读颂文、共拜始祖、唱诵始祖、瞻仰圣像。在华夏正声八音和鸣中感受国家级祭祀大典的大气磅礴,以及炎帝文化、曾随文化、荆楚文化的魅力。

湖北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刘玉堂介绍,主体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与脉,我们的主体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炎帝神农的功绩来看,他一心为民。因此,无论是从国家民族构成、民族始祖还是文化根脉、国家主流价值观来看,炎帝神农祭祀从民间祭祀上升到国家祭祀,既是势所必至,也是理所当然。

舞台创新设计 还原古代祭祀场景

今年的寻根节依旧延续起鼓鸣钟、恭启圣门等九大拜祖仪程的传统,但在舞台设计上实现了创新突破。礼台、乐台、祭台三台分立,高度还原古代祭祀场景。

湖北省非遗中心中华汉诗舞研究所所长、炎帝拜谒大典礼仪指导穆兰介绍:“我们依然秉承着兴礼乐去歌舞的主旋律,更加注重提倡中国传统仪式中的文化属性和精神追求。礼台代表着我们崇尚的内心和尊敬,乐台唱赞出我们对世界大同和谐的追求,祭台则是我们对祖先的敬仰。我们要用端庄、规范、隆重的大典形式,向全世界华人宣扬祖先的智慧,让全球华人都能找到文化的归属感。”

青春力量涌动 共燃文化薪火

本次大典所有演员由湖北、港澳台、老挝等地的680名大学生组成,年龄最小的仅18 岁,人员规模创历史新高!这些青春洋溢的面孔,正以当代青年的视角,演绎着先祖开拓的勇气,传递着跨越地域的“青春共情”。

武昌理工学院大三学生杨钰茜已是第二次参加寻根节,她参与的是三献礼部分。“更深入了解这个活动背后的意义之后,我觉得自己更多的是作为一个传承人来参加。希望通过我们的演绎表达对老祖宗的尊敬,也希望同胞们能多回来看一看。”话语中满是对传承文化的使命感。

香港地区大学生代表尹依晴同样难掩激动:“非常荣幸能参加这次活动,当火炬点燃、圣火燃烧、音乐响起的时候,能强烈感受到一家亲的氛围,身为炎黄子孙的光荣感油然而生!”

从盛典到日常 文旅融合新生态

寻根节不仅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成为了强劲的旅游引擎。当地推出“随我寻根 恋上随州”寻根季文旅系列活动,将一直持续到端午节。在炎帝故里景区、神农部落景区、草甸子街历史文化街区三大会场,炎帝文化庙会热闹非凡,“非遗+美食+市集+演艺”四位一体的沉浸式体验,让游客们大饱眼福和口福。

本周发布的炎帝IP形象“炎炎”雕塑,可爱又吸睛,点缀着城市的大街小巷;萌趣十足的文创产品,更是将寻根谒祖的宏大叙事融入了市井烟火。正如神农架游客张燕所说:“在这里,既能看到古老的请圣仪式,又能看到现代的机器人表演,有种跨时代的感觉,很有新意也很接地气!”

为了保障寻根节期间的用电,现场保电工作人员罗俊坤和同事们提前进驻,对9个保电点开展地毯式排查,完成3轮次全负荷测试,还利用智能巡检无人机、红外测温仪等数字化装备,对供电路径进行可视化监控,全力为游客的游玩用电保驾护航。

从寻根节到“寻根节+”,随州全城已在文旅融合中开启迎客模式,等待着全球华人共赴这场跨越地域时空的“精神归乡”之旅!这场充满创新与传承的文化盛典,明天又将带来怎样的震撼与感动?让我们共同期待!

记者:赵黎黎 周科屹 朱哲鋆

编审:刘征 杨岚

责任编辑 唐元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