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为临时链接,仅用于预览,将在短期内失效。
长江云

31年首次!一渠清水解民忧 抗旱保灌惠民生

江汉风  2025-05-22 15:14:43
分享到:

眼下正值农忙时机,荆州区各部门高度重视农田灌溉工作,助力乡亲们抗旱保丰收, 5月8日,漳河二干渠开闸放水。这条9.6公里长的"救命渠"经过8个月的紧张施工,终于让清澈的漳河水重新流进荆州区八岭山镇、马山镇、川店镇的田间地头。

荆州区川店镇双店村二组 村民李祖元:“这现在好些了,渠道修到我们的田边,那里都看得到啊,你看,基本上就没得蛮大影响了。还是感谢政府,感谢村里,感谢党和国家把水利建设搞得相当完善。”

在荆州区川店镇双店村二组,村民李祖元看着清澈的河水流进田里,激动不已。他告诉记者,以往遇到旱情,漳河二干渠早就断流,村干部只能带着乡亲们从外部调水,还耽误水稻栽种。

荆州区川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农艺师刘传军:“我们全镇的水稻种植面积还比较大,在85,000亩田左右,这个渠道过去老化以后,需要从这个外部调水,过去抗旱,这个生产季节要投入2,000多个劳力,投入资金大概就是要200万左右,来保证这个水稻生长季节的用水需求。”

漳河二干渠始建于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是土渠,灌溉水阻系数大,输水损耗率高。导致末端各乡镇用水困难,距今已有31年未使用漳河水库源水。

荆州区水利和湖泊局 总工程师 闵志红:“流水不畅,形象的就称为肠梗阻,1994年之后集中爆发,影响到我们下游的八岭山镇和马山的6万多亩田用水困难。”

为改变下游用水难题,近年来,在漳河局的大力支持下,四方藤店段启动“末端畅通”攻坚计划,对末端9.6公里渠道进行了衬砌加固施工,主体工程在今年春灌前如期竣工。

荆州区水利和湖泊局 总工程师 闵志红:“工程于去年9月份开始动工,今年的4月份主体工程完工,我们荆州区的川店、马山、八岭等乡镇13.5万亩的农田灌溉受益。”

如今,清澈的漳河水重新流淌在八岭山、川店等乡镇的田间地头。60年的老渠焕发新生,不仅滋润了干渴的土地,更滋润了乡亲们的心田。

荆州区川店镇双店村二组 村民李祖元:“我种有三十几亩的地,这个就是种的稻谷,到冬天就是种的油菜,两季。我们这个老百姓等了几十年,终于等来这一天,还是蛮开心的,还是蛮高兴的。”

渠道畅通后,用水效率大幅提高,相较以前,节约抗旱成本60%以上。

荆州区川店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 农艺师刘传军:“像今年这个干旱年份,我们优先满足农业用水,保证水稻生长季节能够按时插秧。目前全镇的水稻已经完成了移栽,移完了60%到70%左右,目前我们从外部调水和内部塘堰水库抽水,总共调剂水源1,300多万方,到目前为止中稻已经栽了大概接近5万亩田左右,完成了70%。”

随着漳河二干渠末梢工程的全面修复,下游各乡镇时隔31年重获漳河水灌溉,既兑现了漳河水利服务民生的为民承诺,更为畅通灌区“毛细血管”,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构筑“荆楚安澜”安全韧性现代水网提供坚实支撑。

荆州区水利和湖泊局 总工程师 闵志红:“下一步我们还要用好水管好水,对来之不易的漳河水倍加珍惜;第二个就是加强工程的巡查养护,继续争取漳河工程管理局在‘十五五’规划里,能将我们灌区内更多的渠道,纳入到工程建设里面,让我们的群众能够有受益,享受水利工程的红利。”

(记者:蒋世薇、徐峰 通讯员:杨静荣/编辑:张倩/一审:唐杰/二审:王桃芳/三审:江敏)

责任编辑 刘益谦
分享到:

便民服务

定制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