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30°的文旅新名片 ——利川以“双基地”赋能叩响世界旅游之门
在中国版图的西南腹地,北纬30°的黄金线上,有一座被群山环抱的“凉城”——利川。这里夏季均温仅22℃,森林覆盖率高达62%,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凉爽之城”。然而,利川的魅力远不止于清凉的气候。
5月19日,一场国际文旅盛事让利川站上世界舞台的聚光灯下。在“美好中国行·驻华外交官湖北之旅”暨“Hello!利川”体验行活动启动仪式上,利川市被授予“国际文化交流观察基地”,腾龙洞、龙船水乡、佛宝山、大水井景区及利川红产业集团获授“全国文旅融合创新观察基地”。两块国家级牌匾的落地,标志着利川文旅产业正式迈入国际化发展新阶段。
迎来高光时刻
五月的利川,山峦叠翠,云雾缭绕。
来自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巴基斯坦等国的驻华使节、国际旅行商代表以及国内文旅专家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利川文旅发展的新里程碑。
“利川的自然风光和人文底蕴令人震撼,这里既有世界级的喀斯特地貌,又有独特的土家族文化,非常适合国际游客深度体验。”印度尼西亚Turnina Tours公司经理Meillya Jalizar在考察腾龙洞后表示。
越南留学生武氏红Rose则对利川红茶叶情有独钟:“没想到中国的红茶如此醇厚,这里的茶文化让我着迷。”
活动现场,利川市人民政府与湖南萨玛中菲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马来西亚毓诚假期有限公司等6家国内外旅行商签署《十万外籍游客玩转利川》战略合作协议。这一合作不仅意味着利川将成为东南亚、日韩等国际市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更标志着利川文旅产业正式进入全球化运营阶段。
“未来三年,我们将重点开拓东南亚、日韩及欧美市场,通过国际社交媒体推广、海外旅行商合作等方式,吸引更多外籍游客走进利川。”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杨雁冰表示。
为何能吸引世界目光
利川的文旅资源得天独厚,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腾龙洞。这座世界特级洞穴,被《中国国家地理》评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之一。洞内钟乳石千姿百态,地下暗河奔流不息,每年吸引数百万游客前来探秘。
“腾龙洞的规模之大、景观之奇,在全球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在考察后赞叹道。
除了腾龙洞,佛宝山的云海日出、龙船水乡的峡谷漂流、大水井古建筑群的明清遗韵,共同构成了利川文旅的“黄金三角”。
如果说自然景观是利川的“骨架”,那么非遗文化则是它的“灵魂”。
《龙船调》是利川最具代表性的土家族民歌,被誉为“东方情歌”,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这首古老的民歌不仅在国内传唱,更通过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走向世界。
“在利川,我们不仅能欣赏到原生态的《龙船调》表演,还能体验土家族摆手舞、西兰卡普织锦等非遗项目,这种文化沉浸感非常难得。”马来西亚毓诚假期有限公司代表表示。
此外,利川红茶叶作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近年来通过“茶旅融合”模式,成为文旅新亮点。游客可以在茶园体验采茶、制茶,品尝地道的利川红茶,感受“茶香里的慢生活”。
2024年,利川接待游客突破223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176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避暑游、研学游、康养游等新业态增长迅猛,显示出利川文旅产业的强劲活力。
“文旅产业已成为利川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推动‘旅游+文化+农业+康养’的深度融合,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利川市文化和旅游局书记罗豫鑫表示。
如何借势国际化
“国际文化交流观察基地”的授牌,为利川提供了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利川计划通过以下方式提升国际知名度:邀请海外网红、旅行博主实地体验 ,通过YouTube、Instagram等平台推广利川文旅资源;参加国际旅游交易会 ,如柏林国际旅游展、上海国际旅交会等,扩大海外曝光;与驻华使领馆合作 ,举办“利川文化周”等活动,增强国际文化交流。
面对十万外籍游客的到来,利川正加速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增设多语种导览系统,在景区、酒店、交通枢纽提供英语、韩语、日语等服务;优化国际支付方式,推广支付宝、微信支付、Visa等便捷支付手段;提升餐饮、住宿国际化水平 ,引进国际连锁酒店,开发符合外籍游客口味的餐饮服务。
“我们将从细节入手,让每一位国际游客感受到利川的热情与专业。”龙船调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勰表示。
过去,利川旅游以夏季避暑为主,存在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如今,利川正通过多元化产品破解这一难题:春季赏花游,依托高山杜鹃、油菜花海等资源,打造“春游利川”品牌;秋季红叶游,佛宝山、齐岳山的红叶景观吸引摄影爱好者;冬季滑雪游,利用高海拔优势,发展冰雪旅游,填补冬季市场空白。
“高铁开通后,成渝、武汉、长沙等地的游客可以更便捷地抵达利川,我们将推出‘四季利川’主题线路,让游客全年都能体验不同的利川之美。”杨雁冰介绍。
能否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联合国旅游组织大使祝善忠认为,利川要成为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需在以下方面持续发力:加强国际品牌塑造 ,突出“凉爽之城”“世界溶洞奇观”等核心卖点;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对标国际标准,打造“无障碍旅游”环境;深化文旅融合 ,让非遗、民俗、茶文化等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吸引十万外籍游客,更是让利川成为全球游客心中的‘必游之地’。”利川市副市长周爱华表示。未来,利川将围绕“国际文旅名城”定位,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8年实现年接待游客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00亿元的目标。
从“中国凉爽之城”到“国际文化交流观察基地”,利川正以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向世界递出一张闪亮的名片。随着国际合作的深化、高铁时代的到来,这座北纬30°的秘境之城,必将成为全球游客心驰神往的旅游胜地。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利川!”——这或许将成为未来国际游客的共同心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