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花城、光谷光子号、漫游武汉、演艺之都……武汉文旅出大招了!
今天(5月21日),长江云新闻记者从武汉市文化旅游发展大会上获悉,《武汉市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 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行动方案(2025—2027年)》已于近日印发实施,力争到2027年,旅游综合收入占全省比重达到50%。武汉将全面提升“江城”文化软实力和文旅国际竞争力。
点亮城市文化名片:四季有景,江湖有韵
在城市名片打造方面,武汉将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武汉段)、知音文化旅游区等重点项目建设,办好“大河对话”论坛、琴台音乐节等活动,讲好长江文明故事,打造世界级文化地标。同时,围绕“春赏樱、夏看荷、秋品桂、冬观梅”,打造“四季花城”品牌,提升城市生态美学。
聚焦优质项目建设:文旅地标遍地开花
在产品创新上,方案明确打造“光谷光子号”等科技文旅项目,建设元宇宙街区、“智慧东湖”等标志性载体,到2027年将文旅元宇宙核心产业规模提升至400亿元以上。以长江夜游、东湖度假、乡村文旅、红色旅游等为重点,推出10条精品线路、构建“漫游武汉”品牌矩阵。
焕新文旅消费体验:市集街巷火热生长
围绕“漫游武汉”品牌,武汉将提质升级10条精品线路,包含昙华林—黎黄陂路、保元里—三德里等休闲街巷,并推动“长江研学”“非遗深游”等新兴产品落地。公共服务方面,武汉将持续完善“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推进机场、高铁站等入境节点智慧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旅游厕所、自驾营地、旅游驿站等设施水平,建设更高标准、更有温度的游客友好型城市。
升级产业动能:双都品牌辐射全球
根据行动方案,全市还将设立一批演艺地标、推动短视频、动漫等数字内容产业集聚,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旅品牌企业。到2027年,武汉将实现年举办文旅节展活动1200场,国际性展会、赛事60场,打造“演艺之都”“展会之都”双重品牌。
方案还公布了一批重点项目、标志性场馆、产业园区等在内的项目清单,如武汉中国长江博物馆、东湖磨山夜景工程、武胜门遗址广场改造、汉阳千古知音实景剧场等项目将陆续开工或建成投用,进一步夯实文旅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
长江云新闻记者:方宇航 李悦 张龙
编审:刘征 尚大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