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厅局长访谈丨区域联动 提升湖北整体竞争力
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北如何统筹实现区域内部的协同融通和外部的联动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今天的《厅局长访谈》,我们来对话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黎东辉。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黎东辉: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党中央战略意图,紧扣高质量、一体化两个关键词,加快构建省会带动、汉襄宜协同多点支撑的区域发展格局。一是坚持龙头牵引,将区域联动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抓手,力争到2027年,武汉都市圈、襄十随神城市群、宜荆荆恩城市群,GDP分别达到4.3万亿元、1.3万亿元和1.7万亿元左右;二是紧扣协同共建,将“金三角”作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武汉、襄阳、宜昌基础设施互联,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发展共进的态势加速形成,我们将乘势而上,加快推动建立在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基础上的“绿色增长”,推动能够促进城乡融合,区域协调与共同富裕的“包容增长”,推动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加注重质量效益与能够发挥先发优势的“智慧增长”;三是强化联动发展,将湖北作为助力全国协调发展的主力军,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度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和成渝等四大经济区域,加快建设国家战略腹地。
记者 文玉洁:那您刚才提到要以汉襄宜“金三角”协同发展,来推动全省实现绿色增长、智慧增长、包容增长,能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关工作安排吗?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黎东辉:下一步,我们将全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推动流域共治,构建绿色增长的理想空间,打造以长江黄金水道为核心的绿色高效集疏运体系,建设长江流域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带;二是强化科创共兴,夯实智慧增长的基础支撑,全力打造武汉光电子信息、“汉孝随襄十”万亿级汽车走廊、“宜荆荆”磷化工、“荆襄宜十”绿色循环电池等世界级优势产业集群,加快建设汉襄宜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加快构建“研发在金三角转化在市州”的创新格局;三是推进民生共享,打造包容增长的示范样板,着力打造汉襄宜半小时低空经济圈、1小时高铁圈、3小时高速圈,加快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跨市通办”。
记者 文玉洁:区域发展既包括内部的协同融通,也应该包括外部的联动发展。湖北在联动周边,服务和融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上会有哪些举措?
湖北省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 黎东辉:我们坚持把湖北区域发展,放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大局中考量,一是做强鄂湘赣“邻里圈”,推进长江中游城市群联动发展,以武汉都市圈为中心,长株潭、南昌都市圈为重点,打造“运河上的鄂湘赣”“轨道上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科创链上的中三角”“产业链上的都市圈”;二是做实中部六省“朋友圈”,以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为重点区域,在强化能源资源保障,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产业链供应链配套等领域加强合作;三是做活区域合作“发展圈”,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成渝等区域合作,建立与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区域科技创新中心、高校对接融合机制,加强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协作,打造长江中游产业合作集聚区,全力将湖北打造成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枢纽、引领中部地区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中国式现代化的区域样板。
(长江云新闻记者 洪亚飞 冯志强 郭裕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