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模风采丨胡惊雷:以高端硅钢为起点 大国重器装上“中国芯”
今天的全国劳模风采,我们去认识全国劳动模范、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热处理首席操作胡惊雷。
在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这个国内顶级的硅钢生产车间里,胡惊雷正在检查硅钢的生产情况。
全国劳动模范、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热处理首席操作 胡惊雷:这个钢板只有0.2毫米厚,跟一张A4纸厚度差不多,广泛应用于大型变压器上面,努力让硅钢片做得更薄,体积越小,损耗越小。
胡惊雷的徒弟 李胜金:生产难度相当于我们把一把芝麻撒在桌面上,然后通过各种工艺手段,使所有的芝麻尖朝一个方向。它的全流程长,有700多个工艺参数,其中某一个有异常就会产生废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高端硅钢一直被国外垄断。2008年,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武钢组建起第一条国产化高磁感取向硅钢生产线。胡惊雷被任命为机长,负责产线的安装调试,半年时间,对照着几十个关键参数,反复调试几百台设备,做了数百轮试验。在最后的投产关头,他连续7天7夜一直待在产线上,直到调试成功。
全国劳动模范、武汉钢铁有限公司硅钢部热处理首席操作 胡惊雷:当时我们国内还生产不出来,国外还不卖给你,当时一吨是五六万块钱,我非常气愤,跟我们团队下定决心,我们中国人,我们硅钢厂一定能生产出来,现在高端的(一吨)2万左右。
经过长期生产实践,胡惊雷最终摸索出“全国产化高磁感取向机组脱碳退火操作法”并形成标准,将产品合格率提高了10余倍,稳定生产的550KV大型变压器用高端硅钢产品,助力三峡电站特大型变压器首次装上“中国芯”。产品还陆续用在了长江阶梯发电站白鹤滩、乌东德、向家坝等“大国重器”上。工作28年来,胡惊雷先后攻克60多项技术难关,推动15项技术指标创新高,累计创效9800多万元。不仅帮助我国打破了高端取向硅钢产品的国外垄断,还使我国硅钢生产从“跟跑者”变为世界“引领者”。
(长江云新闻记者 刘庆志 王天宇 通讯员 黎甜)
